飲食
【田野保存食】熏出來的年味人情味

從小就對年節沒有什麼感受,頂多是放放鞭炮、點點仙女棒、再領個紅包,就算是過到年了。但是在領著兩個小孩,全家搬回鄉下的那一刻起,彷彿進入了農村的時序,過年就是過年、過節就是過節、廟裡看戲拜拜、磨米做粿、包粽吃湯圓,直接從21世紀跑進19世紀的臺灣,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真正從都市人切換成農村人。

飲食
【田野保存食】有人愛也有人恨的土楊桃

有一天,看我長大的一位阿姨跟我一起路過對面嬸婆家的楊桃樹下,突然提起她小時候,沒有錢買零食的那個年代,常常會摘樹上的楊桃,稍微醃一點鹽巴,再用線串起來晒一天,然後就變成超級美味的零食了。

飲食
【田野保存食】宜蘭釀造的空窗期

宜蘭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命運。氣候上完全獨立於臺灣島內的其他區域。常常颱風一來的時候,宜蘭人全都繃緊了神經,而西部的人幾乎無感。回到宜蘭這20年間,我練就了一身算命的功夫,只要看颱風切入的角度,就知道這次影響的程度。

placeholder-light
飲食
【田野保存食】浪子回頭的醬油

後來經專業友人得知,宜蘭的醬油因氣候條件只能在梅雨過後、颱風來臨前的期間(就是宜蘭天氣最穩定、陽光最充足的時候)抓準時間做醬油。

飲食
【田野保存食】做一個豆腐乳的媒人婆

豆腐乳彷彿是我跟家鄉的連結,17年前我回到了宜蘭,循著一個個白色小方鋪成的回家路,一家人找到了安頓身心的所在。

飲食
【田野保存食】來自部落的酸豆

Saya是原生於宜蘭大同鄉的原住民,在老公退休那一年,舉家搬回寒溪部落,開始過起現代原住民的自然農耕、採集生活,並分享給城市裡需要用大自然力量來療癒的都市人。

日本醃梅
飲食
【田野保存食】舉重若輕的日本醃梅

典子是個很可愛的大姑娘,一面說她不是很喜歡京都人的部分文化,一面又可以將我送她的小蛋糕,從袋子裡拿出漂亮的「手拭い」(日本手巾)細心的包起來,放進袋子帶回家,再順手拿起比較舊的手拭い來擦拭桌子、碗盤,文化真是影響人的生命於無形。

自製米麴
飲食
【田野保存食】把米麴當孩子來照顧

第一次聽到「抱麴」這個名詞,是從典子小姐那裡聽來的。來自沖繩月光莊的典子,十分熱衷於發酵食品的製作,我在她來宜蘭的期間常常和她實作交流。

酸高麗菜
飲食
【田野保存食】解決爆倉窘境的酸高麗菜

臺灣地理環境得天獨厚,這話一點都不假。從平地直上海拔2500公尺的高山,只要短短兩個多小時,溫度居然可以比平地低上15℃左右,使得原本只能在冬天才吃得到的高麗菜,夏天也會出現,一年四季都不從餐桌上缺席。

脆瓜
飲食
【田野保存食】幸福的湧泉小黃瓜

先生常笑稱我是假宜蘭人,回頭想想還真是一點都沒錯。三歲我離開出生地宜蘭員山的深溝村,搬進羅東市區成了街上的小孩,小學五年級又搬到臺北,最終變成城裡的小孩。沒想到再回到宜蘭故鄉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手抱兩歲女娃的媽媽,故鄉一別竟然就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