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保存食】宜蘭釀造的空窗期

文字.攝影/朱美虹 插畫/王孝言

宜蘭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命運。氣候上完全獨立於臺灣島內的其他區域。常常颱風一來的時候,宜蘭人全都繃緊了神經,而西部的人幾乎無感。回到宜蘭這20年間,我練就了一身算命的功夫,只要看颱風切入的角度,就知道這次影響的程度。如果是從南澳以北到三貂角以南之間登陸,就只好摸摸鼻子,乖乖的把長期閒置在屋外的鍋鍋盆盆、東東西西全都收回倉庫屋內,否則等颱風過後,全部出清一件都不會剩下來。

先生常笑著跟想搬來宜蘭的朋友說:「請先來體驗宜蘭原汁原味不摻水的颱風後再決定要不要當宜蘭人!」為什麼叫原汁原味不摻水呢?因為颱風如果直接從上述的角度切入宜蘭的話,是14級暴風就是14級,絕對不會減半分半毫。

除了颱風之外,宜蘭的氣候也超級特立獨行、我行我素。舉例來說,在秋末冬初,我常跟南部的友善小農朋友有這樣的對話:

友:「最近有菜吃嗎?」

我:「當然沒有哇!秋天的暴雨下了兩次,菜苗下了三次,都全軍覆沒啦!」(一直哭夭,希望朋友伸出友誼之手)

友:「好啦!好啦!莫閣哭啊!最近我家的雞吃菜也吃到有點煩了,我把雞吃不完的菜寄一些給你好了啦!」(完全是一副土豪的嘴臉,很想罵他,但是更想吃他家的雞吃剩的菜啊!)

我:「你做人真是太好了!幫我謝謝你家的雞,我愛牠們!」

因此家裡常常會有來自南部友人的救助物資,尤其是在這季節轉換青黃不接的時刻。從前長輩常說的「生食都無夠,哪有通曝乾」就是在說這個時期,想要做什麼醃漬、加工的東西,簡直就是巧婦無米可炊的窘況啊!但是料理人的手無法閒著,雜誌專欄更不能開天窗,怎麼辦呢?聰明的料理人總是有辦法的——這一季要做的材料,上一季就給它傳便便了!記得我們在六月號做了抱麴嗎?米麴不能直接吃,剛好趁機把它從冷凍庫拿出來,讓米麴回溫甦醒一下,把它變成料理時好用的鹽麴吧!在宜蘭雖然常常會有作物的空窗期,但總是在豐收的季節裡會有存糧,可以幫我度過這個看似沒有收穫的季節!

PROFILE

朱美虹

「美虹廚房」的掌鍋人,因為老是做七、八十歲老人家才會的傳統食物,被老公戲稱為宜蘭深溝最年輕的耆老。不是在自己的廚房就是在別人的廚房,整個蘭陽平原就像私人廚藝教室,隨四季作物變換上演各種食材秀。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19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