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原味比較學:石頭野炊╳醃肉╳粽子╳麻糬

文字/廖詠恩 插畫/大裘米 當南北粽之爭如火如荼,滷肉跟肉燥傻傻分不清的時候,你是否曾經想過,原住民小米粽、原 […]

封面故事
原食雜學筆記:植物鹽?什麼都獵、什麼都吃,「牠」卻是禁忌?

說到原住民的飲食文化,大家似乎都知道一些,卻又不是那麼了解。像是烹飪不可或缺的鹽,住在山上的原住民該如何取得?原住民吃檳榔的歷史竟然長達數千年之久?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問題的解答,一窺島嶼上最資深住民的生活樣貌。

封面故事
融合多元族群,用食材定義臺灣味

巷弄中一株九芎矗立眼前,推開厚實木門,柳杉透過蒸氣技術展現柔軟線條,製成巢穴造型吧檯,被偌大玻璃窗灑進的陽光照得發亮。主廚郭庭瑋Wes開門見山的說:「我不是原住民,做的也不是原民料理,更不是法式餐廳,就是臺灣菜啊。」所有食材都是一步一腳印踏查,翻閱眾多典籍資料,親自嗅嘗滋味之後化為料理,透過餐點將臺灣多元族群食材,讓更多人了解認同。

封面故事
以食復興,重回咖啡與油芒文化

日治時代曾是山地首都的德文村,在莫拉克風災之後成了失落之地,在返鄉部落青年的努力下,在森林裡找回咖啡,在漫草裡找回油芒,在教育裡找回希望,學習祖先的開墾精神,把部落的文化種回來。

封面故事
天地祖靈的贈禮,潛入清流追尋真正的魚

在酒杯裡倒滿米酒套保力達B,一杯敬天,一杯敬河神,再一杯一飲而盡。喃喃念完獻給天地祖靈的祭告詞,顏紹家(Payas)帶著魚叉,全身浸入冰寒的急流,尋找魚的蹤跡。本業是筋絡舒壓師的他,在環島服務客人之餘探索野外祕境。對野地生活的直覺熟稔、漁獵的矯健身手,可追溯到骨子裡流的,泰雅與賽德克的獵人血液[註1]。

封面故事
以部落傳統雜糧發酵,訴說排灣的料理語言

這幾年「小農餐桌」一直在扮演排灣族飲食文化的無痕接點,也許你去逛市集時買過小米甜甜圈;對原住民飲食更感興趣的人,可能曾經報名產地餐桌活動,到萬安部落看過一片黃綠的小米田。接著是3月開賣的雜排包,有如飲食實驗室般用小米糰養酵母做酸種麵包,試圖讓傳統作物萌發新生命。

封面故事
探尋野地裡的豐饒,開啟一場野菜的奇幻之旅

一年半前,有個臉書粉專推出了「一星期一部落」的直播,從臺東南迴線到東海岸,再到縱谷,至今造訪了60個部落。約三分之二的部落事先無互相熟識的聯繫人,部落間的自然人文環境也有差異,直播工作人員只能趁場勘時主動接觸、認識在地人。一年半來,陌生人越來越少,部落朋友越來越多。這個自媒體團隊是「野菜皇后」,以野菜作為串起部落交流的共同語言。

鄉間小路山海之間原鄉真食
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1年4月號 山海之間.原鄉真食

數千年前,歷史都還沒留下文字,這座島嶼的祖先已落地生根,一代又一代延續著原住民文化──家在山海之間,生活與風土緊緊扣連,就連飲食也維持樸實的原味。我們都住在同一塊土地上,無論先前陌生或熟悉,就從「吃」開始交個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