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農業部主動公告臺東等縣市楊柳風災救助 與7月災損合併審理並提供專案輔導補助

楊柳颱風對東部及中南部造成農業災情,農業部日昨經專家會議討論,今(15)日主動公告臺東縣、花蓮縣、臺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及嘉義縣為辦理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其中因臺東災情嚴重,農產、畜牧全品項納救助,番荔枝(釋迦)等作物得免現勘,以加速救助進程

新聞
0728豪雨農損金額破億元 農業部公告救助高雄5區農業全品項及森林副產竹筍

「0728豪雨」造成農業災情,根據農業部彙整統計截至今(31)日下午5時,農損金額正式超過1億元。農業部參考氣象資訊,依據訂定的天氣參數,經專家會議決議,主動公告農業天災現金救助高雄市那瑪夏區、桃源區、茂林區、甲仙區、六龜區等5區農產業全品項(稻米除外),以及森林副產物─竹筍(麻竹、桂竹)。

新聞
天災救助預算將用罄 立委張啟楷辯「怎麼會錢不夠!」 陳駿季:你怎麼聽不懂?

民進黨籍立委邱議瑩、賴瑞隆等人今(21)日質詢時擔憂天災救助預算不足,但民眾黨立委張啟楷接續質詢時重批「造謠」,「怎麼會有錢不夠的問題?」即使農業部長陳駿季解釋因公務撥補基金預算遭刪減,無法動支第二預備金,張啟楷仍不接受,張、陳兩人一度激烈交鋒,讓陳駿季不禁回應「你怎麼聽不懂呢」?

新聞
臺灣實施作物收入保險之回顧與發展——展望與建議

支持農民所得並保障農民收入為長期以來的農業政策目標,在過去均以非保險方式的保價收購、要素補貼,以及天災救助等方式來致力達成此目標,但因政府財力有限、齊頭式補貼、恐有違WTO境內支持規範,以及氣候變遷愈加嚴峻的考量下,政府開辦農業保險實有必要。

新聞
應積極推動農業收入保險,降低農民遭遇天災與產銷失衡風險/楊明憲

長年研究農業保險的逢甲大學國際貿易系教授楊明憲表示,發展農業保險等同建立臺灣農業所得安全網,是臺灣農業發展必經之路。

新聞
瑪莉亞直撲東北部,蔬菜果樹注重排水,山區居民留意土石流警戒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則提醒,宜蘭山區種植甘藍菜的農民可採收就先採收,在防颱上,農民可用尼龍紗網或不織布等資材覆蓋田畦,減少雨水沖刷和土壤流失的可能。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農業保險推三年,單品項覆蓋率仍有提升空間,問題在哪?

農業保險試辦已三年多,農委會陸續納入高接梨、芒果、釋迦、水稻等七項保單,不過投保率偏低,以農糧類來看,比例最高的高接梨只有3.81%,今農委會召開公聽會討論,地方農會、農民表示,保單規劃不夠細緻、保費偏高、同一作物品項不同地方政府補助不同調等,都會造成推廣上的困擾。

新聞
提升農民投保作物保險意願,因地制宜設計保單是關鍵

農委會在2015年首辦高接梨農業保險,至今品項已擴大到梨、釋迦、芒果、水稻、水產等,不過農民投保意願仍偏低,臺南農民認為癥結在於保單未能反映地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