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福村
立法院今(21)日三讀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包括全面禁用獸鋏、炸藥與其他爆裂物;並為避免「王光祿事件」再度發生,原住民未經許可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應處以行政罰,免受刑事司法追訴,並保留首次不罰規定;以及保育類野生動物逸失,飼主應負通報圍捕責任,圍捕費用得由飼主負擔等規定。
農委會林務局今(10)日上午再會同新竹縣政府等單位前往六福村複勘,改善工作大致完成,包含將圍牆設施防逃電牧線增加至4條,狒狒區電門出入口安排2名人員全日管理進出等。六福村尚須在6個月內完成狒狒晶片植入及登記工作,農業科技研究院協助建置AI影像辨識模式遇到技術瓶頸,也待克服。
六福村野生動物園狒狒如何逃逸,農委會林務局今(31)日帶隊,會同新竹縣政府、野生動物與靈長類行為專業學者,共同勘察六福村狒狒飼養設施、環境並邀農科院評估以AI影像辨識技術掌握狒狒族群數量。經專家會勘後,林務局及竹縣府要求六福村於1個月內加高防逃電牧線並增加數量,並於6個月內全面完成狒狒的晶片植入及登記。
桃園狒狒逃逸事件爭議多日,六福村野生動物園29日深夜才發布聲明承認狒狒為其所有,農委會今(30)日表示,六福村動物逃脫未主動申報,已請新竹縣政府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開罰,最高5萬元,並函請桃園市針對狒狒脫逃衍生龐大圍捕成本,研議向六福村求償。
六福村動物園去年10月向新竹縣政府申請輸入長頸鹿3隻,目前由農委會林務局審查中,預計今年上半年就會進入專家小組的審查程序。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等動保團體聯名反對,質疑六福村在10年內有8隻長頸鹿死亡,多數年齡不及10歲,不到平均壽命一半,呼籲政府駁回六福村從墨西哥動物園引進3隻長頸鹿的申請。
六福村去年9月與日本東武鐵道集團跨國合作,啟動「臺灣史上最大瀕危動物輸出」計畫,6月8日南方白犀牛「艾瑪」從六福村動物園出發,搭機前往日本,直奔東武動物公園,一路長途跋涉;艾瑪正在適應新家,等待公犀牛莫蘭也搬到東武動物公園後,兩犀牛將肩負起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為全球犀牛血緣豐富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