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學校午餐加菜吃龍膽石斑 陳吉仲:還要做食農教育了解食材怎麼來

學校營養午餐採用三章一Q國產可溯源食材獎勵,自5月起提高到每人每餐10元、偏鄉每餐14元;由於國產養殖石斑6月遭到中國暫停輸入,農委會與教育部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石斑魚專案實施計畫」,從新學期9月起到年底,將國產龍膽石斑納入學校午餐菜單,讓全國國中小學童每個月可吃到一次石斑魚。

新聞
同島一餐——「提升偏鄉學校營養午餐品質」研討會紀要

政府近年來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三章一Q食材採用率逐年提升,但偏鄉學校因地處偏遠、缺乏經費,導致供應商不願承接,加以人力與設備稀缺,亟需政府及民間共同合作,幫助偏鄉學校解決午餐供應及品質問題。豐年社於10月28日假台中金典酒店舉辦「提升偏鄉學校營養午餐品質」研討會,共商提升偏鄉學校午餐品質之計,守護偏鄉學生健康。

封面故事
【校園午餐的升級路4】城鄉差距大,營養師編制不足 臺灣校園午餐何時法制化?

臺灣學校午餐目前仍屬地方自治事項,全國22縣市政府各行其政,依地理位置條件、地方財政甚至選票考量,從收費方式到人力配置做法不一,長年以來累積不少問題;相較於日本早在1954年就制定《學校給食法》,臺灣是否也該催生一部午餐專法,建置完善且整體的學校午餐制度?

封面故事
【校園午餐的升級路1】校園午餐不只是午餐 餐盤上的公民實踐與農業結構轉型

從產地到餐桌、地產地銷、身土不二……大家對於這些口號一定不陌生,特別是食農教育近年來在臺灣社會日益受到重視,飲食所鑲嵌的價值及改變後能得到的成效,又重新回到政策規畫、社會大眾的關注。以農業政策為例,在新農業與食安五環政策的引導下,鼓勵國內近3,500所國中小學校園,在午餐食材的選擇上,優先使用國產、可溯源的標章(示)農產品,寄盼達到推動食農教育、強化食材安全,以及促進農業永續發展的三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