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海關總署
中國於2022年8月3日暫停我國包括文旦柚在內的柑橘類水果輸銷,至今屆滿兩年,再兩周即是中秋佳節,中國國務院臺辦今(2)日宣布即日起「恢復臺灣地區文旦柚輸入,輸大陸文旦柚須來自獲得註冊登記的包裝廠和果園。」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表示,中方應提供檢疫條件與申請供果園註冊的程序,且不應限定特定地區。
中國去年6月13日暫停臺灣石斑魚輸中,歷經一年半後,中國海關總署今(22)日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臺,通知自今年12月22日起恢復我國石班魚活魚輸入,輸入的石斑魚須來自中方審核合格並予註冊的養殖場,相關註冊登記養殖場名單,由中方主管部門動植物檢疫司網站公布。國內目前共有7家養殖場列入名單。
繼中國去年暫停輸入臺灣鳳梨、番荔枝(釋迦)及蓮霧等農產品,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今(10)日向其轄下各海關發布通知,要求自6月13日起,暫停輸入臺灣石斑魚。農委會晚間表示,針對中方片面禁止輸入石斑魚,政府已備妥相關輔導與產業因應措施,請養殖漁民與相關產業放心,詳細內容將於1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
中國海關總署19日以在臺灣釋迦及蓮霧上發現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為由,暫停這2項水果輸入,直到今(29)日,中國國台辦才在記者會公布果品上介殼蟲的照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國台辦公布的照片,「我們從來沒有收到過,希望對岸能提供給防檢局」,同時呼籲國台辦,照片及科學證據應直接透過海關總署,提供給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若堅持不諮商防檢疫技術性問題,「我們一定會提訴訟」。
曾撰寫《水果政治學》一書、黍離策略顧問公司執行長焦鈞今(19)日指出,國內釋迦輸中品種集中「鳳梨釋迦」,占釋迦外銷量近6成,且鳳梨釋迦生產周期短,口感與國內常吃的大目釋迦迥然不同,因此面臨的產銷挑戰,恐怕會超乎預期。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9)日表示,釋迦、蓮霧有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進口國家只要透過燻蒸處理即可繼續輸入,只有中國以此為由「今日通知,明天就暫停輸入」,不符WTO貿易規範,農委會已要求中方9月30日前做出回覆,否則將以WTO會員國身分,依照會員國爭端解決機制提出訴訟。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今(19)日通知自20日起暫停我番荔枝(釋迦)及蓮霧輸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中國在中秋節這個月圓人團圓的節慶做出這樣不符WTO貿易規範的決定,農委會「完全無法接受」,農委會將以10億元預算執行釋迦、蓮霧產銷調節,確保農民權益。
國產鳳梨今年3月曾遭中國以檢出介殼蟲名義暫停輸入,中國海關總署18日再發文,聲稱今年以來,「多次從臺灣地區輸大陸番荔枝(釋迦)和蓮霧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Planococcus minor」,決定自20日起暫停臺灣釋迦、蓮霧輸中。
中國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朱鳳蓮今(31)日拿出鳳梨病蟲害照片,指2020年通報臺灣28件外銷中國大陸的鳳梨有介殼蟲,件件有證據可查,但臺灣方面沒有任何回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呼籲中方,不要透過國台辦開記者會來說,兩岸動植物檢疫應依國際貿易常規,回歸對口單位,由農委會防檢局與中國海關總署討論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