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鮮乳
國內酪農產業擔憂進口乳品保存期限動輒70天、90天,卻以「鮮乳」之名販售,對國產鮮乳造成不公平競爭。衛福部食藥署今(12)日公開表示,衛福部今日早上接獲行政院指令,保存期限14天(含)以下的乳品才可以標示為鮮乳,15天以上「鮮」字要拿掉,衛福部會開始啟動行政程序。
《臺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起全面生效,酪農產業擔憂保存期限長達70天、90天進口乳品掛「鮮乳」之名販售,對國產鮮乳造成不公平競爭,力主不標「鮮」字。中華民國乳業協會今(11)日表示,行政院指示朝效期14天(含)以內乳品才可標示「鮮」字研擬。
走進超級市場,鮮乳櫃上光是臺灣的廠牌就五花八門,部分通路還有上架來自國外的進口鮮乳,加上飲料貨架上各式保久乳,許多消費者可能好奇,為什麼同樣是鮮乳,味道卻不一樣,保存期限也有長有短?從牧場飼養乳牛、擠乳、乳廠加工包裝再送到通路,各環節都有非常精細的規範與要求,也決定了鮮乳的風味與外觀,買一罐鮮乳回家,確實有諸多細節需要注意。
12年前的癸巳蛇年年尾,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開始生效,12年來紐西蘭液態乳關稅配額逐漸擴大、配額內免關稅,至今年全面開放無上限的零關稅紐乳。紐西蘭、美國、澳洲等國乳品早已陸續來臺,近年新增品牌尤多,臺灣酪農難免擔憂利潤乃至生存空間受到影響,紐乳全面開放後將牽動未來更多貿易協定,同樣要求乳品零關稅。面對進口乳品,臺酪爭鮮,已是風味、品牌與產地識別的戰場。
行政院上周決議下學期起停辦「班班有鮮奶」學童乳專案計畫,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23)日表示,學童乳政策調查各縣市意見,大家希望中央續辦、由中央負責處理,但無論是鮮乳券、數位學生證等方式,各縣市意見差異太大,且原有14縣市已在學校午餐供應乳品,因此農業部將回歸本業,經費用於推動酪農業產業升級。
政府推動「班班有鮮奶」,這學期執行狀況多,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日前裁示農業部及教育部改善,下周做出最後決定。農業部規劃方案之一,供應學校學童乳將由中央主導改為地方縣市政府招標或學校自行採購,並將補助金額提高每瓶6元,採購品項納入鮮羊乳,建議以每位學生每周能喝到一次為原則。
教育部與農業部協力推動學童喝國產乳品「班班有鮮奶」政策,但開學至今約一個月,僅約4成學校完成採購,教育部今(7)日在立法委員建議下,兩個月內研議發送「鮮乳兌換券」可行性,讓學童就近至超商兌換鮮乳;「班班有鮮奶」政策衝擊國內羊奶產業,農業部也擬納羊奶為供應學童乳品選項。
立委洪申翰等人今(15)日舉辦「提升乳品標示透明度公聽會」,洪申翰總結會議結論,在保障國內酪農產業發展目標下,由衛福部食藥署、經濟部標檢局共同研議調整「鮮乳」定義,讓進口乳品可與國產鮮乳有所區隔、不用「鮮」字;食藥署承諾,待進口乳品標示名稱底定,將持續推動飲料業使用乳品來源資訊強制揭露。
臺灣國產鮮乳選擇多元,既有義美、統一、光泉、味全等大廠,也有各具特色的小農品牌,無論技術、行銷皆有一定成熟度。根據《農業統計年報》,2022年臺灣鮮乳自給率超過九成(90.6%),但隨著「紐西蘭與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經濟合作協定」(臺紐貿易協定)將在明(2025)年全面開放紐西蘭液態乳零關稅進口,臺灣酪農產業如何因應成為焦點。本文將以鮮乳為主,解析臺灣酪農業產銷情況,並提供產業未來發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