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4年12月號 森光之路

臺灣著名觀光勝地,阿里山以優美自然風景、深厚人文歷史,位列國家級森林遊樂區。阿里山林業鐵路系統更具百年歷史,沿線充滿豐富生態與人情故事,林鐵不僅屬於臺灣,也是世界級的文化珍寶。

儘管一路走來不易:二〇〇九年,阿里山遭遇莫拉克風災重創;林鐵修復期間又受阻於天災不斷,十五年來無法澈底竣工。直到今年(二〇二四),在眾人排除萬難的努力下,林鐵嘉義站到阿里山站全線恢復通車,撥雲見山。

鄒族聖山:塔山。照片提供 吳明翰
鄉間小路
【鄒族故事】神祕又美麗的牽繫——阿里山與鄒族人

鄒族起源神話流傳著,天神降臨玉山搖動楓樹,楓葉和果實落地化為人,那是鄒族的祖先。天神在山林踩踏,帶領鄒人從玉山往西邊山林走去,留下腳印,族人就在此建立部落。這片廣闊的山林即阿里山,鄒族人稱「Psoseongana」,鄒語意為「長了很多松樹的地方」,從這樣的空間名稱即可知道,在族人的印象中,松樹是阿里山地區的原生植物,松樹林生態多樣,野生動物種類極其豐饒。

《鄒的動物書》正式出版,新書發表會上舉行贈書儀式。(圖片提供/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新聞
發揚鄒族生態智慧 《鄒的動物書》傳達永續共好理念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辦《鄒的動物書》新書發表會,是繼《鄒的植物書》後,又一本記錄鄒族傳統生態智慧的書籍。書中蒐集各種動物傳說與故事,搭配插畫及美編設計,盼帶領讀者認識鄒族民族動物學,體驗鄒族與動物永續共存的生態智慧。

臺灣最高火車站祝山車站去年重新啟用,歷經15年的重建,阿里山林鐵也即將在暑假全線通車。
豐年雜誌
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 軸帶躍升計畫再奔百年:復建工程歷疫情、戰爭挑戰 千日工期終抵盡頭

阿里山林業鐵路歷史悠久,是臺灣重要觀光景點,近25年卻因地震、颱風屢受重創,導致部分路線中斷。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爭取經費下,先前重新開鑿的42號隧道已完工,預計今(2024)年7月1日可恢復全線通車。未來林業保育署將陸續翻新阿里山林鐵沿線車站、規劃阿里山林鐵支線「眠月線」局部復駛等,將阿里山林鐵百年底蘊轉化為持續發展的動力。

採黃梅
封面故事
在欉紅黃梅,信義梅農的醉人快樂

來到南投縣信義鄉農會梅子夢工廠,釀酒師林三隆將酒精濃度12%的「柔水」與50%的蒸餾梅酒「狂野」融合,風味奔放,他說這杯更適合狂野到無可救藥的性情中人。淺酌玉山山麓泉水的微醺,果然,來自林三隆有如玉山般強大的豪氣後勁。

戰神所愛的金草蘭
豐年雜誌
民族植物學|戰神所愛的金草蘭

金草蘭或稱木槲蘭,在鄒族的語言裡是fiteu。傳說天神哈莫(Hamo)在天界居住的聖所,到處都生長著她,同時金草蘭也為掌管戰爭的戰神亞伐霏歐(ya’fafeoi)所喜愛,會在帽冠上插著它四處征戰。

因此,我們鄒族人視金草蘭為神花,在舉行戰祭(Mayasvi)時,我們會於庫巴(kuba,鄒族男子聚會所,為傳統社會中的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的屋頂及正門重新種植金草蘭,象徵會所的更新,以接引天神和戰神降凡,且所有參與祭典的男性,都需在頭飾上插2根金草 蘭,以做為戰神識別族人的標誌;在胸前佩戴木芙蓉樹皮纖條,以做為護身符,使蒙神靈護佑、驅除不潔。

《鄒的植物書》書影及內頁設計,再版二刷500本將於10日開賣。(圖片提供/嘉義林管處、林務局)
新聞
《鄒的植物書》加印500本10日開賣 新版撲克牌張張不重複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去年底發行的《鄒的植物書》一書,集結鄒族人與山林植物共生的文化與智慧,收錄近300種植物手繪插畫,受到廣大讀者支持,出版3,000本銷售一空,嘉義林管處近日重新印刷500本,要滿足之前向隅讀者。

新聞
【愛上臺灣茶】阿里山迎客來 高山茶鄉飄醇香

雲海、日出、霞光、神木、櫻花、高山小火車……,身為臺灣最具知名度的景點,阿里山的美麗風光,宛如夜空中的繁星,光芒閃爍,每年吸引數以百萬計的旅遊人潮。2014年起,農委會農糧署為阿里山再添新亮點。座落在阿里山區的優遊吧斯瑪翡茶莊、小山霂茗、FKUO山芙蓉茶業、飲山郁茶館等入選「亮點茶莊」,讓遊客飽覽風光之餘,也能一飲聞名中外的高山茶,不枉阿里山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