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臺灣傳統米食:紅龜粿、米糕龜、佛手 化作虔誠的心意

米糧與日常生活相伴,也展現在宗教祭祀的行為上。在移墾社會中,米不僅是臺灣本產、相對容易取得的原料,由於米糧容易受氣候影響生產,且又是重要的輸出商品,因此米食節約的觀念根深蒂固,俗諺「粒粒皆辛苦」就顯示了對於米的尊重,將此具有珍貴意涵的米,經過加工,作為祭祀品,則更顯示了禮敬神明的虔誠心意。

發糕
封面故事
你不知道的古早味米食身世:一「柱」比人還高的米糕、爆米香是美國人發明的?

台灣米食何其多,你吃過哪些?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讓我們一起隨著古早味米食,探尋阿公阿嬤時代的美味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