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稻熱病
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育成水稻品種「桃園3號」是稻穀粒形大、米飯帶芋頭香的優秀品種,但北部一期稻作期間常有梅雨造成高溼環境,導致此品種感染稻熱病、產量減損。桃園農改場以分子標誌技術輔助育種,改良桃園3號,育成新品種「桃園7號」,對稻熱病抗病力極佳,不施藥栽培仍幾乎不染病,產量維持正常水準。
由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與臺灣大學合作育成抗稻熱病水稻「臺大高雄1號」,今(20)日經專家會議審查通過正式命名。臺大高雄1號是全臺首支運用分子標誌技術育成的抗稻熱病新品種,對稻熱病具有穩定抗性;並且,其產量表現及米粒外觀與其親本「高雄145號」相近,還具有抗倒伏、秧苗期耐寒等優良特性。
近年來飲食習慣的改變,消費者對量的要求已經不再,轉而注重米的品質、外觀及口感,甚至是健康、安全性的要求。而有機及友善栽培以不施用化學農藥、肥料的栽培方式,減少栽培時對環境的衝擊;對於農產品品質的要求也比慣行栽培的方式更加講究,以生產安全安心的農糧產品。
在臺灣,稻熱病最常發生在第一期稻作上,水稻插秧後35至45天最容易被感染。高屏地區(熱帶地區),一般是每年一至二月的幼苗期,與二至三月的分蘗期,因氣候正值日夜溫差大且濕度高(90%上),所以容易發生。到了四至五月的孕穗期及抽穗期,一旦染病就會歉收。目前有效的防治作法就是噴藥以及合理施肥。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耗時11年育成全國首支專為有機栽培選育的水稻品種「桃園6號」,此品種水稻對稻熱病具有中等以上抗性,不易發生病蟲害,一期作產量每公頃5.7公噸、二期作5.4公噸,產量相當穩定。
液化澱粉芽孢桿菌的名字雖然拗口,但在防治植物病害應用上,多年來被研究單位寄予厚望,也是許多生產者口中的萬用救星!液化澱粉芽孢桿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被歸類為芽孢桿菌(Bacillus spp.)的一種,屬革蘭氏陽性好氣性桿狀細菌,可產生內生孢子,且在產孢過程中產生對病原菌具抑制作用的抗生物質,從水稻稻熱病、茄科青枯病到草莓灰黴病,液化澱粉芽孢桿菌樣樣都有可觀防治功效,在安全無毒的生產之道上,助廣大農友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