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稻熱病水稻新品種「桃園7號」育成 不施藥栽培仍幾不染病 品質好又豐產

桃園農改場育成抗稻熱病水稻新品種「桃園育10620613號」,今年7月已正式命名為「桃園7號」,參與命名審查人員在田區共同合影。(圖片提供/桃園農改場)

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育成水稻品種「桃園3號」是稻穀粒形大、米飯帶芋頭香的優秀品種,桃竹地區多打造「新香」、「新厝香」等品牌米銷售,但北部一期稻作期間常有梅雨造成高溼環境,導致此品種感染稻熱病、產量減損。桃園農改場以分子標誌技術輔助育種,改良桃園3號,育成新品種「桃園7號」,對稻熱病抗病力極佳,不施藥栽培仍幾乎不染病,產量維持正常水準。

北部桃竹苗稻作區主要栽培一期稻,通常二期稻種植面積減半,但一期稻稻株生長到5月中下旬分孼盛期時,常遇梅雨鋒面,種植近山區、河谷等不通風高濕環境,水稻就容易感染稻熱病,嚴重情境下,即使以化學藥劑防治2、3次仍難以壓制病害蔓延。

桃園農改場為了改良「桃園3號」的稻熱病抗病力,從104年起透過分子標誌輔助回交選拔策略,成功將抗稻熱病基因導入桃園3號遺傳背景,選育出抗稻熱病品系「桃園育10620613號」,與桃園3號相同具有稻穀粒形大、有芋香的特性,已正式命名為「桃園7號」。

「桃園7號」植株近景。(圖片提供/桃園農改場)

「桃園7號」稻穀(左)與白米(右),稻穀粒形大,米飯煮起來有芋頭香。(圖片提供/桃園農改場)

育成桃園7號的桃園農改場副研究員簡禎佑表示,他將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31個抗稻熱病水稻品系田間栽培,將這些品系所帶有的20餘個抗病基因篩選至8、9個後,再進行雜交選拔;桃園3號本是稻米冠軍競賽常勝軍良質米,為了育成新品種具有桃園3號優良特性,抗病品系與桃園3號雜交子代會再回交桃園3號,重複回交3次,最終育成的桃園7號因此有9成以上的桃園3號遺傳背景,並帶有對桃竹苗稻熱病最佳的抗病基因Pita2。

桃園農改場於110年、111年一期作進行田間栽培試驗,以不施用化學農藥、但合理施用化學肥料的方式,對照栽培桃園3號及桃園7號。相較於桃園3號受到稻熱病嚴重危害,桃園7號幾乎不受影響,單位面積產量平均每公頃約5公噸,高出桃園3號3至5成。

水稻稻熱病抗病性若依病斑大小、罹病面積調查區分為0至9級,0為極抗級,桃園7號對葉稻熱病抗性為1抗級,對穗稻熱病抗性也是1至2的抗級;簡禎佑指出,今年新竹峨眉試驗田一期作稻熱病災情嚴重,桃園3號罹患葉稻熱病,植株幾乎枯萎殆盡,只有少數植株還能抽穗,幾乎無收,但桃園7號仍能維持正常抽穗充實,幾乎不受影響。

新竹峨眉試驗田一期作,「桃園3號」(右)罹患葉稻熱病,只有少數植株還能抽穗,幾乎無收,但桃園7號(左)仍正常抽穗充實,幾乎不受影響。(圖片提供/桃園農改場)

簡禎佑說,桃園7號區域試驗稻穀產量每公頃有5至6公噸,產量水準接近國內種植最多的高產品種「臺南11號」,優異的抗稻熱病能力也有利推廣有機、友善栽培種植;今年預計申請品種權,最快明年可公告技轉,推廣通風不良稻作產區農會、農民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