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高麗菜種植連亮警戒燈號 農糧署示警:11月中下旬切勿再超種

農業部農糧署監控國內大宗蔬菜甘藍(高麗菜)種植情形,繼10月中旬亮起「超種」紫色燈號,10月下旬甘藍育苗場出苗量仍是「警戒」紅燈。農糧署表示,因近兩旬種植高麗菜大約農曆春節(1月28日為除夕)前採收,市場需求較大,評估尚不會造成影響;但11月中下旬種植高麗菜就有產銷失調風險,「要特別注意」。

新聞
葉菜產地風災受損輕微 明起全臺逾1500據點推高麗菜優惠專區 國產每顆百元有找

農業部農糧署今(4)日表示,北部及中南部等葉菜類主產地在這次風災受損輕微,11月起國內甘藍(高麗菜)生產增加平地產區,且近期天候冷涼有助各類蔬菜生長,蔬菜量價將持續回穩。農糧署輔導農民團體調節出貨,明日起於全臺全聯、家樂福等逾1,500個超市、量販通路據點同步推出甘藍優惠專區,歡迎民眾選購。

台中3號為硬種甘藍,球質脆嫩適合開發加工、外銷等用途。
豐年雜誌
甘藍台中3號 加工、外銷發展潛力大:抗病、耐熱、耐貯運 夏季平地栽培良率高

臺灣甘藍(高麗菜)全年產量為所有蔬菜之冠,然而夏季平地高溫不利生產,午後雷陣雨和颱風常造成夏季甘藍產量減損,供需不平衡易導致菜價波動。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歷時10年,終於今(2024)年育成具耐熱性、抗黃葉病的甘藍新品種「台中3號」,歸類為硬種品種,口感嫩脆,耐貯運性佳,適合開發加工、外銷等用途,提供農民種植甘藍的新選擇。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4年10月號 新農業網路行銷 網紅及電商 產量到流量實戰

傳統農業與數位科技的碰撞,會產生什麼結果?數位科技早已融入日常生活,智慧型手機就是代表之一。產銷履歷等資料到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的營運少不了數位技術,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等智慧農業也可透過網路銜接到手機介面,農民還能拿手機拍照片、影片,透過社群媒體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生活數位化讓農產銷售管道更多元,改變了行銷方式,流量的確可能化為銷量!

新聞
批發菜價回跌近2成 優惠專區甘藍今起全臺逾1500據點同步供應

臺北果菜批發市場昨(1)日菜價創史上新高,農業部農糧署評估今日因承銷人備貨已全,批發菜價平均每公斤52.8元,已回跌近2成,恢復颱風前價格水準。同時,農糧署輔導農民團體與連鎖賣場合作設置甘藍(高麗菜)優惠專區,即日起同步於全臺全聯、大潤發等逾1,500個據點提供消費者選購。

新聞
適合加工、外銷市場 高麗菜「台中3號」耐熱、抗病 平地夏季可栽培

臺灣夏季平地因高溫不利高麗菜生產,主要產地集中南投、宜蘭等高冷地區,春夏季的降雨及颱風常會造成產量減損,又容易引起菜價波動,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歷時十年育成甘藍新品種「台中3號」,耐熱性佳、抗黃葉病,適合平地產區夏季種植,因屬硬種品種,口感嫩脆,耐貯運性佳,適合開發加工、外銷等用途。

新聞
葉菜待復耕 農業部釋滾動倉儲、平價甘藍調節菜價 畜禽水產品估可充足供應

凱米颱風造成嚴重農損,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短期葉菜復耕需時3至4周,預估這段期間菜價波動較大,農業部適時釋出滾動倉儲蔬菜,並與量販、超市賣場通路合作推出甘藍(高麗菜)平價專區,以供應民眾消費需求;畜、禽、水產品有相關冷凍庫存,價格不致波動太大,行政院也啟動聯合稽查,避免不肖業者哄抬物價。

新聞
近期高麗菜價格低檔 胡忠一:今年價格不會崩盤 農糧署不啟動收購、耕鋤

近期高麗菜價格低檔,農業部農糧署署長胡忠一今(9)日指出,為避免高麗菜成為一種「下注賭博」的產業,農糧署不打算啟動收購、耕鋤等產銷調節措施;目前國內批發市場價格每公斤8.7元,農民仍有利潤,近來天氣轉冷,高麗菜生長慢,火鍋消費多,年前加工備貨也有需求,高麗菜「今年不可能崩盤,也不可能低到很低的價格」。

新聞
紫爆了!高麗菜11月中超種近722萬株 農糧署籲12月收斂種植 否則影響菜價

農業部農糧署監控甘藍(高麗菜)種植數量,繼9月上旬至11月上旬連六旬「紅燈」警戒,農糧署「大宗蔬菜供育苗資訊預警」專區今(30)日公布11月中旬甘藍出苗量721.5萬株,已達超種的「紫色燈號」。農糧署呼籲,農友12月切勿再超種,若後續採收與春節休市期間重疊,供應集中且消費下降,恐怕會導致市場量多價跌。

新聞
高麗菜種植連6旬亮紅燈 農糧署示警農民評估種植風險

根據農業部農糧署「敏感性蔬菜供育苗量預警系統」資料顯示,國內高麗菜(甘藍)種植量自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已連續6旬呈現紅色燈號(警戒值),12月至1月盛產期的產銷壓力逐漸增加,農糧署呼籲農友種植前參考農糧署「大宗蔬菜供育苗資訊預警」專區資訊,審慎評估種植風險,分批種植,以維護合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