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洋蔥
因洋蔥露地育苗具氣候風險,且極費人工,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輔導恆春鎮農會運用洋蔥種子造粒技術,在設施中以穴盤育苗,降低氣候風險,再透過機械移植田間種植,減少人力耗費。機械化相較人工提升效率十倍,粗估可節省人工費用每公頃2萬元。
無論是紅豆或是洋蔥,要打破根深柢固的結構,單單靠農業部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農會民間力量的協助。農業部全力支援需要的相關冷鏈加工設備,農會出面組成農產公司,用符合市場行情的價格收購,進行加工處理,打破市場被壟斷的局面。
臺灣著名觀光勝地,阿里山以優美自然風景、深厚人文歷史,位列國家級森林遊樂區。阿里山林業鐵路系統更具百年歷史,沿線充滿豐富生態與人情故事,林鐵不僅屬於臺灣,也是世界級的文化珍寶。
儘管一路走來不易:二〇〇九年,阿里山遭遇莫拉克風災重創;林鐵修復期間又受阻於天災不斷,十五年來無法澈底竣工。直到今年(二〇二四),在眾人排除萬難的努力下,林鐵嘉義站到阿里山站全線恢復通車,撥雲見山。
變,才是唯一的不變。現代農民一足一印踩在泥土上,面對著接踵而至的挑戰,唯有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真本事,才能在逆境中存活。這一回,哼著楊宗緯的歌曲〈洋蔥〉,來到國產洋蔥的大本營恆春,在新啟用的伴手禮中心,進入洋蔥的前世、今生,在「蔬菜皇后」的百媚千姿中,一層一層剝開洋蔥的心。
洋蔥為國內重要根莖類作物,主要產地分布於屏東、高雄、彰化及雲林等縣市。不論中部或南部地區育苗期均處於颱風及降雨頻繁的季節,傳統的露地土拔苗容易受到天然災害損害,此外,傳統洋蔥移植需倚靠大量勞力進行,但近年農村人口老化,農業缺工問題日益嚴重。為解決天然災害及缺工問題,目前已引進自動化移植機械加以解決。
屏東恆春半島種植洋蔥,因在地盛行落山風有利洋蔥生長,品質絕佳,3月正值洋蔥產季,農業部農糧署輔導屏東縣恆春大和蔬果生產合作社生產洋蔥今年首度外銷日本,首批21,600公斤今(28)日裝櫃啟航,預定3月31日抵達日本沖繩。
恆春半島的洋蔥因栽培時期與氣候條件與其他產區不同,所生產的洋蔥球較硬且耐貯運,主要供應長期貯藏市場的需求,故對於蔥球的含水量、硬度及田間管理的要求高於其他產地的鮮銷洋蔥。本文以恆春半島為例,提醒洋蔥採收前田間管理的注意事項,供農友栽培參考,以提升蔥球品質及貯藏力。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1)日表示,過去5年來,國產及進口洋蔥市佔各半,主要進口來源國為紐西蘭、美國、韓國、日本等,但去年越南進口量突然增加,中國洋蔥為禁止自中國進口的830項農產品品項之一,中國洋蔥是否透過越南洗產地進口到臺灣,農委會國際處今已發函駐越南代表處,要求協助蒐集越南洋蔥產業資料及洋蔥品種樣本。
屏東恆春半島冬季盛行落山風,可以吹走濕氣,有利洋蔥生長,洋蔥品質特別好,但今年在1月底農曆年前及年節中降下兩波較大的雨勢,田中積水潮濕,竟使恆春、車城等地洋蔥普遍感染病害,因此時正值蔥球膨大期,將影響今年洋蔥產量。
農民為了洋蔥收成有份量,會盡量縮短採收前停止灌溉時間,增加洋蔥含水量,洋蔥含水量高卻可能導致貯藏時間大幅縮短。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旗南分場研究,採收前4周提早停灌,洋蔥水分雖只減少1%,卻可減少約3分之1的貯藏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