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機農業
段淑人教授長年研究農業害蟲管理技術,目前同時擔任中興大學「農產品驗證中心」主任及「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執行長,在臺灣有機農業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她心目中,推動中心的「推動」二字,不只是「打卡」式的蜻蜓點水,而是更多元、更深層的面向。她期待,透過推動中心,讓有機農業的「球」越滾越大,將臺灣推往有機國的方向更近一點。
臺灣有機農業量能被看見,「有機世界大會」首次在臺灣舉辦!11月30日起,在南華大學登場。7天的會期中,來自全球各地的專家學者、有機產業人士將分享有機農業最新趨勢等議題。藉由主辦這場盛會,與其他國家交流,既讓臺灣的有機農業站上國際舞台,也為未來產業發展再添動力。
「有機世界大會」首度在臺灣舉辦,農業部農糧署主任秘書陳啓榮認為,臺灣有機農業歷經數十年發展,在政府政策支持、消費者力挺下,不僅有機耕地比例位列亞洲地區「前段班」,與歐美有機農業先進國家相比,亦不遜色。此時主辦有機世界大會,不但可以分享「臺灣經驗」,也能提升臺灣有機農業的能見度與知名度,有助於有機農產品競逐國際市場。
「有機世界大會」在臺灣!主辦單位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說,雖然籌備時間短、壓力大,但這是臺灣展現有機農業成果與實力的最佳機會,期待社會大眾熱情參與,和國際結緣交朋友,雖然大會時間只有短短7天,但他相信,美好會留下,有機的種子會撒到更遠、更多的地方,終有一日開花結果。
「人是以吃為本,吃要吃得健康,人會生病,大部分都是從飲食不健康開始。」為了推廣理念,李育儒和謝春妃夫婦兩人共同經營春天米食坊,提供自家有機農場生產的蔬菜和手作無添加米食,為消費者提供無毒衛生的健康美食。
秀明自然農法(Shumei Natural Agriculture)是由日本實業家、宗教家岡田茂吉所提倡的自然栽培法,除了自然堆肥,主張不加入任何「不純物質」,使土壤潔淨,以發揮本身力量,並實踐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方式。
秀明自然農法嚴格遵照岡田茂吉大師的哲學,以無農藥、無施肥、實行自家採種、連作(每年種植同樣作物),加上生產者對自然的愛與感謝的意念,所構成的農業模式。這似乎與20世紀形成的慣行農法背道而馳,看起來很「反科學」,其實稍加理解就會知道,只是追求的目標不同罷了。
土雞的飼養期比白肉雞多出一倍以上,成本相對較高,但有抗病力強,皮下脂肪少,肉質富嚼勁等優勢;料理方式也多元,是臺灣民間不可或缺的食材。臺灣自1980年代開始土雞的保種與研究,僅晚於法國。在國際上,土雞會稱為local chicken、country chicken、traditional chicken、native chicken、indigenous chickens等,概括來說,土雞強調在地性、地方歷史與傳統,具種原多樣性及文化意義。
聽見採訪準備開始,來自印尼的實習青農Diana,以及農場總經理黃博典都掩不住些微緊張。「上植農場」(上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座落雲林西螺,其農作主打且積極發展有機與友善環境種植;一如農場取名,黃博典頗具使命感的說:「這裡專門生產上好(siōng hó)的健康食材,值得品嚐。」也是因為這般理念,吸引來臺實習的Diana愉快在此磨練農業技藝。
大吉嶺位在印度最北部的崇山峻嶺之間,以其單一產地茶聞名,不混裝,不調味,多層次的風味,細緻,甚至像朵花,還帶有杏子與桃子、麝香葡萄和烤堅果的味道──人稱「茶中香檳」。一杯茶也許是從葉片做成的,但風味是從大地開始的。馬卡巴里莊園是改變土壤的莊園先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