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南洋庶物學】咖啡店喝的是咖啡,也是生活

新加坡組屋是推行數十年的公共住宅計畫,超過八成的國民住在組屋。政府規劃組屋的邏輯就像在玩城市建造遊戲,必須在一定密度的住宅範圍內配置綠地和公園,還要有一家走路就能到的咖啡店。

沙嗲醬
飲食
【南洋庶物學】一串入魂的大馬沙嗲

很多人都說到馬來西亞必吃沙嗲,但沙嗲其實不是源自馬來西亞的料理。相傳馬來西亞第一間沙嗲店,落腳在鄰近吉隆玻的雪蘭莪州加影(Kajang),一名來自印尼爪哇的女子在1917年將家鄉料理帶進這座小城,甜辣香的烤肉串在當地大受歡迎,如今加影更有了沙嗲城的美名。

飲食
【南洋庶物學】客家椰漿飯,文化交融的滋味

司機再三告誡注意扒手的地方,是吉隆坡知名的老市場——秋傑巴剎(Chow Kit Pasar)。巴剎是馬來語市場的意思,踏過入口地面濕漉漉的魚販、肉鋪,穿越菜販和水果攤的集散地,老吉隆坡人會轉進秋傑巴剎的後方巷子,尋找熟悉的在地味。

為炸好的苦瓜填進餡料。
飲食
【南洋庶物學】不是沒苦味,是懂吃苦了

印度媽媽格魯米在九坪的小房子裡,專心地為一顆顆山苦瓜削皮,屋內很快就沁滿瓜果的清香,我第一次發現原來苦瓜是有香味的。

淋上辣醬的水粿
飲食
【南洋庶物學】食粿的百種滋味

更早以前,我對碗粿的記憶是純白色的。小時候回美濃,阿嬤蒸的客家碗粿是白色的碗仔粄,沒有加配料、以純米漿製成,蒸熟後撒上蘿蔔乾、淋點醬油膏就能上桌。

搪瓷製成的娘惹午餐餐盤
飲食
【南洋庶物學】滲進日常的娘惹滋味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美食多不勝數,但應該沒人會否認融合華人和馬來飲食特色的娘惹菜,是最能體現星馬移民歷史與多元文化的菜系。

枸杞葉湯
飲食
【南洋庶物學】在南洋遇見客家原鄉味

客家是離散的族群,從中原一路遷徙到廣東,開枝散葉到海外落地生根,透過飲食傳承身分認同。油鹹香的調味,是客家人舌尖的集體記憶,提醒著後輩子孫,先人是如何在早年資源不豐的情況下,創造出一道道美味的料理。

ABC冰
飲食
【南洋庶物學】老闆,我要一個ABC!

像我這樣被手搖杯餵養多年的臺灣人,早已習慣點飲料的時候說出「珍奶半半」、「椰綠微微」這些通密語。食物的縮寫如同一個地方飲食文化的縮影,因為有這些搭配和需求,長期口語溝通下自然就創造出密碼般的簡稱。我在新加坡第一個解碼的食物,就是ABC。

宋庭瑜插畫
飲食
【南洋庶物學】囉喏,小販美食的職人精神

和很多人一樣,第一次看到「囉喏」兩個字,我也不知道怎麼發音。囉喏是Rojak的音譯,馬來文「混合」之意,音讀羅加,不過華文招牌都會寫囉喏、羅惹,就像早期劣質翻譯書會出現的字詞,因為看不懂,多了點異國情調。

印度煎餅蘸咖哩醬汁
飲食
【南洋庶物學】咖哩中,吃到的蔬果土味和家鄉味

無形的氣味飄散得快,卻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凝滯,就算是非密閉空間,氣味還是能固著在地板的紋路、街邊的牆面,滲透進大街小巷的肌理,混合出專屬於某個街區的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