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產材向前衝!2019年木材自給率提升到1.2%,規劃伐採600公頃國有林

臺灣一年進口600萬立方公尺木材,自給率僅0.8%,去年林務局喊出「國產材元年」,宣告重啟林業。經一年盤點,總計國內有將近7萬公頃人工林適合經營,林務局已訂出明年伐採量目標,國有林預計伐採600公頃,加上林務局輔導的私有林也將陸續伐採,預計國內木材自給率將提升到1.2%。

新聞
串連業界大眾,設立技術中心印手冊,日本政府力挺自家國產材

日本推動人工林疏伐已將近40年,國產材自給率雖一度跌到18.8%,2016年又上升至34.8%,預計拼2025年木材自給率達五成。其中日本政府對林木生產者實質補助最高達60%-70%、獎勵使用國產材的工程、出版國產木材手冊、設立大型研究中心串連產官學,都成功吸引日本業者與大眾目光。在農委會林務局喊出國產材復興同時,也來看看日本的經驗談。

新聞
原保地禁伐補償衝擊本土竹林永續利用,原民會擬修法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統計,全臺利用率最高的竹材多來自於原住民保留地,尤以桂竹佔比高達八成五,不過「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及造林回饋條例」2016年7月1號上路後,地主多選擇領取補償金,不再供應竹材給加工廠,導致竹料嚴重短缺,竹林也因禁伐老化荒廢,降低水土保持功能。原住民族委員會透露,月底將推出修正草案,取消竹林必須生長到6年才能參加禁伐補償的規定,讓地主彈性管理竹林。

新聞
伐不伐?林務局:經營人工林,才能保護天然林

國際建材大展今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展,開辦第 29屆以來,首度以國家館名義設展的「臺灣館」亮相。由林務局和臺大實驗林管理處、8家國產材業者聯手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