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臺灣紅肉紅龍果首櫃銷日今啟航 陳駿季:目標日本市占率30%以上

歷經8年協商努力,臺灣包括紅肉品種在內的多元紅龍果(火龍果)品種,今年6月剛獲日本公告開放輸入,首櫃由田寮果菜合作社供果4.8公噸的紅肉紅龍果今(3)日即封櫃啟航,首銷日本,將進入日本超市通路販售。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臺灣紅龍果銷日主要競爭對手是越南,他有信心臺灣的品質更佳,可望幾年內在日本市占突破30%。

新聞
雲林地檢署指揮查緝非法禽流感疫苗 防檢署:違法使用最高處30萬元、再犯250萬元

雲林地方檢察署指揮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偵防分署彰化查緝隊、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等單位,今年3月14日於雲林縣及嘉義縣地區執行非法動物用藥聯合查緝,查獲犯嫌2名涉嫌違法輸入家禽流行性感冒疫苗及水禽小病毒抗體等動物用禁藥共計1,119瓶,估計市值約224萬元,依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移送雲林地檢署偵辦。

新聞
WTO禁止補貼IUU漁撈協定立院初審通過 漁業署:已實質禁止相關補貼 外交部:助接軌國際

世界貿易組織(WTO)禁止補貼IUU漁撈行為,由外交部、農業部共同提交「馬拉喀什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修正議定書」及其附件「漁業補貼協定」案,今(3)日獲得立法院外交及國防、經濟委員會聯席會議初審通過。農業部漁業署表示,國內漁業政策已實質禁止補貼IUU漁撈行為,評估未來協定生效對我國漁業無直接影響。

新聞
澎湖漁船遭中國海警強行押回 漁業署:事發於兩岸共同作業海域 協調盡速釋放人船

臺灣澎湖籍漁船「大進滿88號」遭中國海警強行登檢並押回中國圍頭港。農業部漁業署署長張致盛今(3)日上午表示,大進滿88號作業海域是兩岸漁民共同作業海域,漁業署將透過陸委會管道與中方交涉,希望中方務實處理,盡速釋放人員及船隻;目前掌握船上5名船員,包括船長在內2名臺灣籍船員、3名印尼籍船員「人員均安」。

新聞
國土計畫農業發展區合理劃設 農業部:農一土地必享有更多給付與資源

農業部今(2)日表示,《國土計畫法》是配合國家及地方發展需要,讓國土資源有效率、有秩序引導各項發展,農業部尊重各縣市政府劃設結果,但應依照縣市產業發展需求合理劃設,「才不會犧牲農民既有權益及享有未來農業資源的機會,卻換來一個不大可能實現的想像」。

新聞
豬瘟全面拔針屆滿一年 農業部7月起向WOAH申請非疫國

我國去年7月1日啟動傳統豬瘟(又稱典型豬瘟、豬瘟)全面拔針,至今(1)日屆滿一周年,農業部將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提出申請成為豬瘟非疫國,臺灣成功撲滅及防堵口蹄疫、非洲豬瘟及豬瘟三大豬病,若通過WOAH審查,有機會在114年率先成為亞洲唯一「三大豬病非疫區」的國家。

天長山區域的巨檜森林。(圖片提供/徐嘉君)
新聞
那是島嶼的骨與血與肉,我們不用打穿它——找樹的人談中央山脈/徐嘉君

我們沒有在哈崙工作站多做停留,畢竟找樹的人更有興趣的是島嶼上的巨木森林,我們想要發掘更多的偉大巨木與美麗森林,中央山脈從來都不是阻礙,那是島嶼的骨幹,而我們的大河是發源自中央山脈的血脈,森林跟孕育其中生物便是肌肉,臺灣因為有中央山脈而偉大,成為不平凡的島嶼。

新聞
行政院派令下達 農糧署中區分署長姚士源升任署長一職

農業部轄下第一大機關農糧署,自前署長、現任次長胡忠一今年1月屆齡退休後懸缺5個多月,由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代理至今,據知情人士表示,行政院人事派令今(28)日已下達,由現任農糧署中區分署長姚士源升任署長一職。《農傳媒》求證姚士源本人,他則表示,個人尚未接獲派令。

新聞
時間到!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僅4縣市提報 連江縣唯一獲審議通過

全國22個直轄市、縣(市)須在今年6月30日前將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函報內政部審議,但由於明、後天(29、30日)公務機關未辦公,今(28)日晚間6時前為最後行政作業受理期限,但僅有連江縣、金門縣、花蓮縣、新竹市4縣市正式函報內政部,其中連江縣為全國唯一經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會審議通過的縣市國土功能分區圖。

新聞
光電管制加嚴 國家公園等敏感區位、特農農業用地光電納環評

環境部今(28)日預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國家公園、特定農業區的農業用地、公有造林地等環境敏感區位須實施環評,山坡地設置光電裝置容量2萬千瓦以上,或面積15公頃以上者也應實施環評。

新聞
【精準育種里程碑02】耐候育種加速!作物表型體分析導入AI算力 替代專業人員指日可待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主責建置「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系統」5月啟動試營運,日昨「高通量表型體應用趨勢論壇」中,發表專題演講的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特聘教授盧虎生指出,高通量表型體研究(High-throughput Phenotyping)以數位化的植物性狀作分析,隨著導入AI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能力,包括精準農業、耐候育種等應用潛力無窮。

新聞
【精準育種里程碑01】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中心試營運 將供產學研使用 預計5年後數位育種平臺誕生

農業部斥資1億3,900萬元建置「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系統」,由農業試驗所主責,包括智慧環控溫室及戶外田間栽培系統,是全東南亞第一套,可連續性、非破壞性蒐集多種植物資料及環境參數;未來利用性狀資料大數據分析,將可加速因應氣候變遷的作物耐逆境育種研究,進一步作育種設計(crop design)。

新聞
茶改場發表首支商用茶品種「臺茶26號」 產量倍增、滋味濃 適合機採最多一年7收

近年國內茶飲消費習慣已轉變為以手搖飲、罐裝茶等多元便利飲品為主,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育成第一個商用茶品種「臺茶26號」,茶芽直立適合機採;產量是一般綠茶品種2倍;生長勢強、茶菁不易纖維化,一年甚至可7收;且無論冷、熱飲,茶湯風味濃稠富餘韻,更適合多元便利飲品商業應用。

新聞
環境部為避免臭氧空污建議不種15樹種? 林業保育署將另召開會議提供專家建議

環境部日前行文各縣市行政機關,提供可能增加臭氧(O3)前驅物排放的15種樹種名單作為城市植樹綠化參考,引發爭議,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王升陽就質疑清單的可靠性,他認為,植物釋放的異戊二烯可能遠比人為活動產生的污染物少,與其限制種植某些樹種,不如多關注如何減少氮氧化物(NOX)等人為污染物的排放。

新聞
公糧收購調漲朝野無共識送院會處理 農業部推「一集二轉」三年拉抬穀價3元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7)日黨團朝野協商國民黨團提案、民眾黨團修正動議提高公糧收購價格案,最終因朝野無法達成共識,決議交付院會處理,由立法院長主持朝野協商。農業部部長陳駿季懇切說明,公糧收購價格無論提高8元或5元,都將增加政府每年收購預算逾百億元,對生產成本同樣增加、但種植其他作物的農民「情何以堪!」

新聞
農業部爭取農業移工擴增達2萬人 新增草皮、芽菜作物別 試辦外展移工跨區調配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7)日邀請農業部長就「農業移工政策改善措施」進行報告。因勞動部核予開放農業移工1.2萬人至5月底已聘僱8,505人,預估年底將申請額滿,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農業部調查滿額後仍有8,000人的需求缺口,希望增加開放員額,總額達2萬人,同時爭取聘僱10人以下農企業核配比提高為本、外勞1比1。

新聞
112年巴西進口冷凍蛋液是否依採購法作業 農業部長陳駿季:一周完成清查

立法委員洪孟楷今(27)日質詢農業部長陳駿季,112年專案進口冷凍蛋液非生鮮農漁產品,須適用《採購法》,但畜產會未依法辦理,應該檢討。陳駿季說,冷凍蛋液進口適用《採購法》,政府若已補助部分就會收回,若尚未補助,後續補助就一定會低於50%,將請畜產會一周內完成清查。

文旦是臺灣重要果樹,但因為產季與節慶消費習慣易有產銷壓力。(攝影/王士豪)
新聞
淺談文旦產業輔導現況及未來精進作為

文旦近年氣候逐漸暖化,加上輔導農民栽培技術精進,文旦採收適期已有明顯提早,農民可依市場需求調節出貨。惟極端氣候頻仍,影響農業生產,又農村勞動力老化致果園管理無法到位,且中國大陸自民國111年8月3日起暫停我國柑橘類鮮果實輸銷,以及新世代消費族群飲食習慣改變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文旦產銷。

養豬產業在臺灣農業中屬相對高產值,且豬隻死亡保險為強制投保,運作機制的完善有其重要性。(攝影/馬雨辰)
新聞
政策型農業保險與保險代位──以豬隻死亡保險為例

保險代位為利得禁止原則的下位制度之一,主要作用係於保險事故發生後,避免被保險人自保險及其他賠償制度重複獲得補償。美國學界曾將保險代位制度帶來的種種問題與麻煩,比喻為揭開潘朵拉的盒子,本文將探討保險代位是否應適用於政策型農業保險及其實務執行面臨之問題,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案,盼逐步完善保險代位於政策型農業保險之運作機制。

結實纍纍的白柚樹。(攝影/黃徹源)
新聞
柚保險之回顧與展望

臺灣位處太平洋亞熱帶與熱帶氣候環境,農業經營常面臨颱風、寒害、豪雨等極端氣候影響,造成農業經營損失,農民收入不穩定之現象,要如何運用農業保險工具達到損害填補,是我們正視的課題,本文以柚保險為主題,探討柚保險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