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31 頁
農業部長專訪03》自然碳匯發展 陳駿季點名海洋碳匯最有潛力 將開發海草育苗技術
農業部門是國內最主要能提供碳匯的部門,農業部除了設定2040年淨零排放目標,還要以ESG方式與企業共同經營森林、土壤及海洋等碳匯,新任農業部長陳駿季認為,海洋碳匯最具增匯潛力,他已指示水產試驗所開發海草育苗系統,加速海洋碳匯經營。
總統就職國宴首度臺南舉辦 展現五大族群風味、文化脈絡
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國宴今(20)日首度移師臺南舉辦,席開近百桌,菜色融入臺南當季食材如關廟鳳梨、東山咖啡、珍珠奶茶等,更以8道主菜展現五大族群風味與文化脈絡。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他選在臺南舉辦國宴,是要展現新政府未來建設「均衡臺灣」的目標,處處可以安居、人人都可以樂業。
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揭三大產業方向 推動智慧永續 打造臺灣成經濟日不落國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今(20)日舉辦,總統賴清德於就職演說中揭示推動臺灣產業未來發展三大方向,包括前瞻未來、智慧永續;競逐太空、探索海洋;以及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他將推動產業人工智慧化、海洋產業發展,更將積極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臺灣絕對有能力成為經濟日不落國」。
百大青農名單出爐 罕見草藥盤龍參栽培 海底龍鬚菜、角蛙養殖首入列
農業部今(17)日公布第7屆百大青農輔導名單,新竹寶山「橄欖先生」余振華,宜蘭種植盤龍參的謝蕙雯,以及由漁業署所輔導養殖「海底龍鬚菜(海藻)」的蔡恭和,飼養寵物角蛙的獸醫師陳冠博,以及以林下經濟養蜂入選的屏東廖晉翊,均為這屆百大青農首見入選作物項目,可一窺臺灣農業多元發展的趨勢。
阿里山林鐵42號隧道竣工 陳建仁勉勵續推軸帶計畫讓「國際級山林寶藏發光」
阿里山林業鐵路今年7月可望重新全線通車,全線通車最後一哩路「42號隧道」復建工程今(17)日舉行竣工典禮,行政院院長陳建仁、嘉義縣長翁章梁等人出席共同見證歷史時刻。陳建仁表示,行政院去年核定「大阿里山軸帶百年躍升建設計畫」,希望未來中央地方通力合作,讓國際級的山林寶藏發出燦爛光輝。
美國爆首例乳牛染禽流感再傳人 防檢署:與臺灣發生H5N1為不同基因型
美國首例感染禽流感野鳥造成數州乳牛感染禽流感,並進而使1名牧場業者感染的事件,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表示,國內雖無此疫情,仍呼籲民眾切勿飲用未經殺菌處理的生乳。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指出,北美感染乳牛的H5N1與國內驗到H5N1屬不同基因型,國內H5N1案例只曾感染禽鳥,乳牛經檢驗全數禽流感陰性、無H5N1疫情。
農再條例擬修法提高基金規模三倍 審議未過、交付黨團協商
政府設置農村再生基金1,500億元推動農村再生計畫,立法委員張嘉郡等人擔憂經費將告用罄,提案修法提高基金設置規模。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15)日審查相關修法草案,由於提案增加政府歲出,明定固定經費額度,影響政府預算運用彈性,有違《財政紀律法》規定,委員會決議重點條文交付黨團朝野協商,請農業部斟酌修正法規文字。
作物害蟲荔枝椿象炸來吃? 陳駿季:不符飲食文化不推廣食用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所辦理的「呷蟲王者」環境教育課程,將荔枝、龍眼害蟲荔枝椿象油炸,作為創意料理,引發爭議。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今(15)日承諾會「深刻檢討」,農業部與衛福部定期檢討可納食材的可能項目,新興食材要符合消費者觀感、飲食文化,但像荔枝椿象不符國人飲食文化就不能推。
公糧收購價格逕付二讀 農業部一周內端提升稻作市場價格規劃
立法院院會日昨國民黨黨團提案「農業部應調整公糧收購價格」,決議逕付二讀。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多名立法委員今(15)日質詢農業部,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公糧收購每調升1元,須花費國庫4.32億元,他支持確保稻農收益,但有比調升公糧價格更好的方式,農業部「會提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方案」。
協助花蓮重建振興 農業部7月推250元面額農粉幣「買愈多領愈多」
農業部規劃1.83億元預算鼓勵花蓮農業旅遊,擬透過農業易遊網「農粉幣」機制,發送面額每張250元的農粉幣,限定於花蓮縣內實體場域使用,暫定7月1日上路,進入花蓮遊客可以手機定位取得一張農粉幣;或經由農業部「臺灣農產嘉年華」等電商平臺「從心出花」專區,消費滿千元送一張,買愈多領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