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的視角決定你看的世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與歷史航照研究者黃同弘合作,利用二戰美軍航空偵照等歷史航照檔案,深入了解阿里山林鐵路境變遷、聚落發展、林相植被等歷史脈絡,出版國內首部阿里山林鐵沿線地區航空影像專著《復返阿里山》。成書過程中,作者透過4次實地現勘,考掘出林場最北端失落已久的林內線鹿屈山後線,黃同弘表示,這條林內線的發現,「見證阿里山林場(林業發展)最盛大的時刻」。
《復返阿里山》利用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及林業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提供戰時美軍航照、戰後空軍,以及林務局時期代辦農林航空攝影等影像檔案,以探究阿里山林鐵沿線歷史與生態變遷;並運用遙測考古技術,實際組成鹿屈山考古調查對,前往阿里山最北端林內線與伐採區,發掘鹿屈山林業聚點與生活遺跡,塔山線後段鐵道之字形折返式設計等。本書費時3年撰寫完成,今(15)日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新書發表會。
黃同弘表示,阿里山林場過去設置很多林內線以利林業採伐,一個林區採伐完畢,線上鐵軌、地上設備就會搬走,移到他處重新鋪設,因此早期的林內線相當難以辨識,最難的林內線即包括鹿屈山後線,因此他利用1950年代、1945年的航照圖定位出幾個潛力考古位置,出動4次調查,終於完整勾勒出鹿屈山後線、鹿屈山本線,以及與塔山線連接的關係。
黃同弘說,林內線的路網就像變形蟲一樣,向最北端發展、收縮,再向南端發展、收縮,鄰近當代又漸被林道所取代,鹿屈山線是過去阿里山林場的最北端,這條林內線發現見證阿里山林場最盛大的時刻,也證明以相同的技術可運用在其他阿里山林內線,終有一日可畫出完整的阿里山林內線路網,實際上其他可能線路也收錄在本書中。
林鐵及文資處處長黃妙修則指出,阿里山林鐵的歷史是一段對抗天災的奮鬥史,也是臺灣生態及人文社會發展的歷史,極具代表性,林鐵自開通112年來,已累積有許多豐富的詩歌、文學、繪畫、音樂、攝影等作品,林鐵處委託黃同弘研究出版,原本只期望能從至今80年來的歷史航照圖、高空的視角,看到阿里山林鐵路線變化、林相的發展,讓讀者更多元地認識阿里山文化,但黃同弘的書寫遠超出預期,4次現勘成果比想像中豐富。
黃妙修說,本書在生態上呈現出各種林相;黃同弘並從集材、索道等線索讓人認識當年林業如何伐木、集材、運材,重現原以為已消失的林業;除了現有的鐵路,還發現以前消失的林內線,包含過去認為只有第一、第二分道及二萬坪才有的之字形鐵道設計,也發現在塔山線後段也有;林內線採伐完畢,相關聚落即會離開,但現勘也找出當時生活的遺物,包含鄒族遷徙的蛛絲馬跡,成為未來深入研究的線索;書中航空照片的呈現也是另類視覺藝術,是非常精彩的一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