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國內酪農業發展 食藥署研議進口牛乳標示不用「鮮」字 推動飲料業強制揭露使用乳源

立委洪申翰等人今日舉辦「提升乳品標示透明度公聽會」。(攝影/游昇俯)

《臺紐經濟合作協定》2025年將全面升效,國內飲料業使用乳品原料,卻有高達9成品牌揭露不足,酪農產業擔憂遭受進口乳品衝擊,立委洪申翰等人今(15)日舉辦「提升乳品標示透明度公聽會」,洪申翰總結會議結論,在保障國內酪農產業發展目標下,由衛福部食藥署、經濟部標檢局共同研議調整「鮮乳」定義,讓進口乳品可與國產鮮乳有所區隔、不用「鮮」字;食藥署承諾,待進口乳品標示名稱底定,將持續推動飲料業使用乳品來源資訊強制揭露。

《臺紐協定》全面生效在即,但食藥署6月5日預告修正「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草案,將保存期限動輒70天、90天的進口液態乳品,規定標示為「長效鮮乳」,保存數個月仍稱「鮮」引發爭議;加上日前消基會調查市面飲料店使用乳品原料來源揭露不足,引發酪農產業憂心。立委洪申翰、鍾佳濱、陳冠廷、蔡易餘等人今日共同舉辦公聽會,邀請酪農產業代表與衛福部食藥署、經濟部標檢局及農業部等主管機關座談。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指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至2023年,國產鮮乳成長50%,進口乳品成長13.8倍;飲料業經常使用的進口冰磚奶原料,則從424公噸成長至1萬9886公噸,成長47倍。冰磚奶一般可還原4倍,加上進口液態乳品,整體已達13萬7800多公噸,已占國內生乳產量30%;尤其冰磚奶使用量成長驚人,因國內食品規範存在灰色地帶,才讓劣質產品大量侵奪市場。

消基會名譽董事長雷立芬也說,手搖飲是臺灣非常具特色的飲食,原以為使用國產鮮乳應是理所當然,但因國內法規目前並未規範商家須說明使用牛奶來源,使用進口冰磚奶原料也無須標示還原倍數等,使得消基會調查的商家普遍揭露不足。

嘉義六腳鄉酪農、全妙富牧場負責人呂淑貞說,她家經營牧場已是第三代,臺灣的國產鮮乳是世界品質最好的鮮奶,他們牧場這個月的生乳100%是A級奶,酪農只希望有公平競爭機會,「我們不怕與進口乳品PK」。

針對日前食藥署預告標示進口乳品為「長效鮮乳」,仍保有「鮮乳」之名,引發反彈,食藥署署長莊聲宏表示,草案預告後收到非常多外界意見,食藥署將配合農業部建議標示為「長效乳」,再找專家學者,以及產業公協會、消費者團體等利害關係人召開會議討論;進口乳品仍能稱「鮮乳」,是因遵循經濟部標檢局CNS3056標準定義,只要標檢局調整鮮乳定義,食藥署即可配合調整。

但標檢局副局長謝翰璋澄清,標檢局訂定「國家標準」,是採自願性方式實施,只是作為適用範圍的參考,並非定義,只有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引用作為法規內容才具強制力,若主管機關政策方向明確,標檢局可配合調整「鮮乳」的國家標準。

此外,莊聲宏指出,食藥署推動政策目的要讓消費者有知的權益,但調製飲料標示至今屬於自願性,目前仍以鼓勵方式推動,因手搖飲原料名稱許多仍用「牛奶」、「牛乳」、「厚奶」等口語稱呼,要強制揭露需要確定揭示品項名稱,待進口乳品標示名稱確立,食藥署將朝規範飲料業強制揭露方向推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