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花間集】春花納福迎旺來,金狗招財百花開

時序已經來到了雞年的尾聲,即將迎接狗年的到來,各大賣場已經開始湧現採買的人潮與車潮,而花卉更是春節送禮與居家布置的必備商品

全家出遊首選!到埔里、大湖休閒農業區來趟綠色旅遊

臺灣有 82個休閒農業區,區內的農場除了農務工作,更會利用現有資源設計許多遊程,推廣更優質完善、創新多元的農遊體驗。

超強寒流虎視耽耽,農業禦寒有撇步

全臺冷颼颼,上週起北部持續低溫降雨,今天稍回暖,下周冷空氣將再度來襲,北部西半部溫度可能來到10度以下。正值盛產期的桶柑在這波低溫中大受損失,臺南的虱目魚同樣慘烈

農業打工正夯?高屏100多位農校生爭搶50個寒假工讀名額

寒假到來,許多學生把握假期放鬆身心,高屏地區卻有 130多位高職農校學生爭取在地農企業或農場約 50個打工名額,除了賺錢,也趁機累積實務經驗。最後共有 33位被錄取。

【海洋奇緣】菲律賓阿尼洛漁村,變身潛水微距攝影天堂

菲律賓,一個我們認為落後貧窮的國家,其實是離臺灣最近的東南亞潛水勝地,位於珊瑚大三角,與臺灣有著相似的海洋環境、美麗的珊瑚礁。

強震後注意土石流警戒值,自主監測減少傷害

2月6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花蓮、宜蘭震度達7級,災情嚴重。在此同時,專家提醒地震後土石鬆動,土石流發生風險也跟著提高,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已經啟動衛星影像監測

高雄市首開先例,直接辦理旱作管路補助

高雄農業灌溉用水以河川取水為主,且全市山坡地比例約 74%,使得山區部分土地灌溉水源取得不易,例如高雄市內門、甲仙地區等山坡、丘陵地農村常因灌溉水源取得不易,影響作物產量,也更凸顯了農業推動節水栽培的重要性。

衝刺國產大豆自給率,北區大豆雜糧集貨中心新落成

農糧署北區分署與桃園市政府共同輔導新屋稻米產銷班第八班,成立「北部地區非基改大豆雜糧集貨處理中心」,今天正式揭牌,貯藏量可達800公噸,未來可望服務桃園與新竹地區農民,北區大豆產業衝刺再增後盾。

年前蔬果魚肉供應無虞,林聰賢親訪拍賣市場慰問辛勞

下週四就是除夕夜,民眾忙著採買過年圍爐、拜拜食物,為避免市場缺貨價格上漲,農委會已輔導各產銷業者、批發市場、農漁會及產業團體加強供需調配,春節前五日蔬果及漁產品供應量,預估可較平日增加30%~40%以上

里山動物列車首發,國土綠網計畫向前行

由農委會林務局與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共同合作打造,里山動物列車今天在南港車站首航,這臺保育列車上面彩繪著草鴞、石虎、穿山甲等20餘種本土里山動物,可愛造型十分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