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陳 儷方 第 37 頁
輸銷中國石斑魚被檢出禁藥 陳吉仲:正常管道反映、單純食安問題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點名2家石斑魚養殖場輸銷大陸的活魚,驗出孔雀綠及結晶紫,因此暫停這2家石斑魚報關進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對此表示,對岸溝通窗口12月底就已透過正常管道通知我方,「我覺得沒有政治操作,就是簡單的食品安全問題」,漁業署將回追水產來源,以確認用藥是否符合進口國規定。
屏東2養殖場活石斑魚被指含禁藥遭中國暫停輸入 漁業署:待驗查明中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去年12月30日對臺灣活石斑魚發出檢疫示警通報,點名2家養殖場輸銷至大陸的石斑活魚含有隱性孔雀綠和隱性結晶紫,並暫停受理這2家養殖場的活魚報關。農委會漁業署今(6)日晚間表示,這2場養殖場暫時移動管制並進行抽驗,查明是否有陸方所稱違規使用禁藥。
烏魚漁汛近尾聲 全臺捕獲量較去年打5折
烏魚捕撈季節即將結束,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初步統計全臺海捕烏魚數量21萬6千多尾,大約只有去年同期的半數捕獲量,恐將也是近十年來魚獲量最少的一年。今年烏魚漁汛初期收獲還不錯,但最後不如預期,各區烏魚漁獲狀況以馬祖東引沿海、臺中梧棲各有5萬8千尾最多。
東港捕獲下雜魚堆裡新發現!臺灣比目魚新種「洪氏無線鰨」登國際期刊
從一堆下雜魚中,發現新種比目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技正李茂熒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無線鰨分類專家Dr. Thomas A. Munroe合作研究並發現5種新種淺海無線鰨,並發表於國際期刊Zootaxa,其中「洪氏無線鰨」就是在東港漁港的下雜魚中發現,以DNA鑑定後確認為新種。
鳳梨釋迦出口中國以外市場增4.5倍 貿易商看好星馬市場潛力
鳳梨釋迦與椪柑,併櫃出口新加坡拚外銷。農委會今(5)日宣布14公噸的臺中椪柑與2公噸的臺東鳳梨釋迦封櫃出口新加坡,為2022年擴大臺灣水果外銷揭開序幕。農委會國際處長林家榮表示,鳳梨釋迦進入產季以來,已出口1,300公噸至中國以外的市場,較去年同期增加4.5倍,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冷凍鳳梨釋迦外銷至日本,可望穩定產地價格。
堅稱非疫區!連續2起泰郵包藏非洲豬瘟香腸 泰國回應:材料是進口
去(110)年12月臺南郵局連續查獲2件泰國寄來的香腸郵包,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驗呈現陽性,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表示,但泰國政府至今未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非洲豬瘟疫情,防檢局查獲第1起非洲豬瘟香腸郵包時即通知泰國政府,泰國政府竟回覆「香腸材料是進口的」,泰國沒向OIE通報,OIE至今也無進一步作為。
國內飼料玉米現貨價創歷史新高 農委會祭三措施填缺口
國內玉米即期現貨價格去年第3季起大幅走高,今年第1周行情已突破每公斤15元關卡,創新歷史紀錄。飼料玉米現貨價格高漲,飼料自配戶的養豬成本大受影響,農委會今(4)日表示,已規劃釋出2萬公噸搗碎糙米因應,並協調台糖釋出5千公噸玉米,讓畜牧場登記採購,同時簡化自印度輸入貨櫃玉米查驗程序,從逐櫃檢查改為5櫃併單查驗至2月底止,增加飼料玉米現貨供應,解決未參加玉米共同採購的自配戶豬農燃眉之急。
保護蟳蟹資源 漁業署農曆年前檢討殼寬及抱卵母蟹禁捕期管制措施
為保護國內蟳蟹資源,自103年起每年8月中至11月中旬,是抱卵母蟹的禁捕期,因為這段時間為蟳蟹繁殖高峰,禁止採捕抱卵母蟹可以養護海洋中的蟳蟹資源量,農委會漁業署今(3)日表示,農曆年前將開會討論調整蟳蟹漁獲管制措施,包括禁捕蟳蟹殼寬是否趨嚴,以及抱卵母蟹的禁捕期間延長,都會一併檢討。
【入世二十年的臺灣農業01】從全球到區域 加入世貿後臺灣再迎自由化浪潮 CPTPP農業的防禦與進攻
2022年元旦這天,我國加入WTO屆滿20年。前總統陳水扁於2001年11月20日批准我國入會條約,隔年1月1日成為WTO第144個會員,開啟臺灣貿易自由化大門,農業部門首度面臨國際化挑戰,歷經了「穩定中發展」的20年,農業部門今年將再次接下自由化的戰帖。
【入世二十年的臺灣農業03】國產鮮乳賣的是「鮮」 WTO洗練20年酪農面對CPTPP生存之道
遞出參加「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申請書的一刻,臺灣是否準備好再次迎戰進口農產品?CPTPP現階段11個成員國中,臺灣僅與紐西蘭。紐西蘭是農業實力強大的國家,臺灣對紐西蘭進口的農產品關稅至2025年除了稻米以外都將降為零,因此臺灣早已調適與紐西蘭間貿易自由化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