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中的慰藉

英式早餐

英式早餐集多種食材於一身。

文字/Chris Yang

食物的療癒力量在日劇《深夜食堂》中描述得鉅細靡遺,令人魂縈夢牽的不一定是食物本身,而是溫暖的回憶。是記憶裡奶奶的蔥燒魚,醬汁中那股平衡到極致的醋和鹹,導致我在倫敦中菜外賣吃到蔥薑快炒時會揪心一下;是外婆剁小米辣做極品水豆豉的椒氣沖天,讓我在義大利吃火辣茄醬義大利麵(Arrabbiata)時想起她那不怕辣的鐵手;是母親把好吃的菜都留給我們,自己拿熱開水與剩菜湯加到白飯中,筷子喀喀吃著湯飯還不停讚香,讓我多年後在居酒屋咻咻吸食茶漬飯時,突然感到一絲心酸和感恩。這些深藏腦袋中的味覺抽屜被無預警地打開來,讓我們能與美好的、不復存在的過去連結起來。

20年前稱英國為美食荒漠,我是挺同意的。留學生初來乍到,思鄉想家在所難免,尤其開學後的深秋時光日照減少、陰雨連綿,心中盼著的總是一碗熱騰騰、香氣逼人的牛肉麵,不用林東芳等級,尋常街邊巷口的就可以。扎實柔嫩的半筋牛肉、彈牙滑溜的手工麵條、琥珀色油光閃亮的湯頭和鮮美至極的翠綠蔥花。啊,光是遙想就能得到慰藉。

但當年就算帶著迫切渴望,費盡千辛來到中國城,卻還是只能望洋興嘆。加牛肉的麵只有港式牛腩麵,轉頭望望所謂的臺灣菜──唉,還是算了,別讓人愁上加愁,因為品種與宰殺方法不同,凡是以豬入菜必有豬騷;鹽酥雞粉漿過厚,不然就是炸過頭硬得割舌;蔥油餅總是半涼,米糕甜麵醬充滿化學藥劑感。錯誤百出的不用心與差強人意的模仿,不是更令人備感淒涼?

轉眼來到英國已經進入第20個年頭,當年以為念書一年取得學位便收拾行李打包回家的小女生,現在竟安安穩穩定居下來,多了英國公民身分,還成了妻子,當了媽媽。我們不再日夜找尋家鄉的味道,而是轉身擁抱英國當地的美味。

英式早餐有著肥美的培根、肉汁豐盈的香腸(這個反而沒有豬騷味)、甜蜜軟糯的烤豆,搭配太陽蛋、豬血腸、薯餅、蘑菇、聖女小番茄……我認為這道菜美好之處等同永和豆漿,不僅僅擔任早餐的角色,而是一種舒心的安全感。在英國時常可見全日供應,不受時間限制,種類多樣,菜肉齊全,讓人時時想要時時有。有些還能自選配菜,素食者、乳製品過敏者都可滿足需求,就像蔥油餅加蛋不要胡椒粉、鹹豆漿加辣不要蔥花,當永和豆漿與英式早餐搭上線,意外地從中感受到英國人情味,比起「無魂有體」的冰冷三明治,更能撫慰地飽享一頓。

近期我迷上充滿田園風情的週日烤肉大餐(Sunday Roast)。在舊時代英國工業社會中,勞工階層沒有時間和財力每日大魚大肉,只有星期天早上去教堂禮拜前,把一大塊夠全家人吃的肉(牛羊豬雞都可)放到烤箱中慢烤,等禮拜結束回家後就能和家人團聚享用。必不可少的約克夏布丁(Yorkshire Pudding)是我的最愛,可別誤以為是甜點,它使用烤肉滴下來的油脂與牛奶、雞蛋、麵粉高溫快烤製成,外圍香脆,用手掰一塊蘸取肉汁,酥香軟滑,已經取代爆漿湯包在我心中的地位。

約克夏布丁是清盤好幫手,沾取肉汁咬下香酥可口
約克夏布丁是清盤好幫手,沾取肉汁咬下香酥可口。(Photo by Lisa Baker on Unsplash)

PROFILE

Chris Yang 白先勇筆下的臺北人,旅居倫敦20年。食物的滋味來自於人類和環境賦予它的意義,讓報導英國餐廳美食成為一大享受,也撰寫建築設計評論,文字散見於各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