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嘗試,與農作共創白水芳華

啤酒桶陳歡吉地瓜酒

啤酒桶陳歡吉地瓜酒。

文字/李盈瑩 攝影/簡熒芸

時光回溯至1900年,唐惠桓的曾祖父在家鄉金門創設泉茂商行,為當地18家民間小酒坊之一,由於手藝精湛,所釀造的地瓜酒近似於日人偏好的「芋燒酎」(即地瓜燒酒),日治時期深受日人青睞,每逢發餉日軍官就前來泉茂購酒,風光一時。

國民政府接收金門後,改釀高粱,1952年頒布禁止民間釀酒令,眾家酒坊被迫停業。停歇了半個多世紀,唐惠桓的父親曾任職美術教師,也曾從事景觀營造,但釀酒的基因彷彿仍在身體蠢蠢欲動,還在新北深坑時,唐惠桓兄弟倆就常伴隨父親透過一次次試驗找回釀酒的技術,隨後為了尋覓更優質的水源,一家人於2006年至宜蘭設廠,命名「白水芳華」。

中斷54年的家業,唐惠桓與父親幾乎從零摸索,但他體悟到,做酒是寫在基因裡的東西,在重拾的過程中會喚醒深層的記憶,腦袋也會觸類旁通。以前父親的學生常來請教未來該何去何從,父親會告訴他們:「你的阿公以前做什麼,你就去做什麼。」於是乎,唐惠桓也從零起步,像塊海綿學習分辨味道,由自己的味蕾去品評各種酒,去知曉自家創作的每支酒身處在世界圖鑑裡的位置,捨棄個人偏好與主觀,尊重作物及其風味,採小批次釀造,做出上百支風味各異的酒款,讓酒自己找到對應的客人。

用糙米的純粹 烘托地瓜酒的甘甜

大概是性格反骨,唐惠桓在釀酒的路上不斷求新求變。白水芳華是臺灣第一間釀造地瓜酒的廠商,在原料方面,他秉持「釀酒的起源脈絡正是為了解決農作物過剩的問題」,因此完全不設限品種,只要有小農前來託付自家的農產,幾乎都願意展開合作。他將收購的地瓜清洗、刨絲、蒸煮,並與蒸熟的糙米一同拌麴,混合釀造一個月以上再行蒸餾,透過糙米裡珍貴的胚芽油與米糠油,解決了單以地瓜釀酒容易產生滑潤感不足的問題。

一般米酒多採用白米釀造,並添糖以增加出酒率,同時提高發酵速度,僅一週就能進行蒸餾。唐惠桓選用糙米,除了看重糙米豐富的油脂,讓酒液更加適口,糙米與根莖類或水果混合釀造亦沒有搶戲的問題,「糙米純淨的特質就像平劇裡的小旦,能在一旁烘托主角,若要獨唱一曲,也行。」

不追求統一風味 保留酒液完整特性

白水芳華每支酒皆以純天然的物料釀造,不添糖、不勾兌人工香精等化學添加物,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不同於商業大廠的製程特色。比方一般酒廠為求品質穩定,多採用菌種純化的商用麴塊,且多半會攪入稻穀一同發酵,製成的高粱不僅混合粗糠味,整體風味更是大同小異。白水芳華採用自由落菌法自製麴塊,由於菌種多元,所釀製而成的高粱酒足以跳脫既定印象,產生顛覆以往的風格。

除了以自由落菌搭配半固態蒸餾製程的「穀源」、「蘭亭曲」高粱酒,唐惠桓也著手改造蒸餾器,於內裡加裝隔層,可任意切換為固態蒸餾,以此工法釀出酒精濃度59到77%的「蘆穗大麴」,由於高粱的油脂在蒸餾過程被去除,口感稍微抓舌,但辣口帶勁的風味亦吸引一票死忠顧客。

此外,白水芳華所生產的酒品皆不另做冷凝過濾的程序。一般大廠為避免酒品外銷至高緯度國家時,因低溫環境產生油脂凝固、白霧化之情形,會採用冷凝過濾分離油脂,並透過回填香料的方式,增加因去除油脂而減低的香氣。唐惠桓認為,這是為求品質均一而產生本末倒置的行為。

再者,多數酒廠習慣去酒頭、酒尾,前者是由於酒頭的甲醇與各種醛類物質較多,後者則因餘酒香味較淡。但唐惠桓經試驗觀察,除了水果酒因果膠質高,易產生較多甲醇,務必去酒頭,其餘酒類其實不太需要「掐頭去尾」,完整保留前段酒頭的香氣、中段酒心的厚實,以及後段酒尾帶來的尾韻及油脂,風味反而更加完整飽滿。

入桶熟成 高粱酒新篇章

高粱酒品飲的歷史悠長,大眾對此足夠熟悉,因此白水芳華在高粱酒系的領域上,大膽嘗試許多新花樣。在風味上,分別將馬告、刺蔥或羅勒等香料,與發酵過的高粱酒液一同蒸餾;在熟成容器方面,更是採用波本威士忌的概念,向吉姆老爹精釀啤酒工場取得第三手的橡木啤酒桶,以此熟成的高粱酒多了幾分奶油太妃糖的桶味。

白水芳華另從國外購置全新橡木桶,與彰化二林的秉森酒莊合作,先讓葡萄酒在熟成過程中獲得木桶本身的單寧與油脂,之後再以這些葡萄酒桶熟成高粱酒或地瓜酒。唐惠桓解釋:「具有天然毛細孔的木桶,就如同一種交換味道的介質,能夠賦予烈酒更多風味與層次。」

白水芳華選用宜蘭糙米
白水芳華選用宜蘭糙米,將地方風味封藏於酒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