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咖啡、茶是世界三大飲料作物,溫暖療癒的可可、浪漫濃郁的咖啡、自然清新的茶香,何其有幸,竟因氣候暖化的緣故,都在臺灣寶島落地生根了!提供從產地到餐桌的最短碳足跡產品,充分滿足每個人不同的飲品選擇。
可可是巧克力的原料,是在熱帶雨林生長的作物,被譽為「神的食物」。世界最大可可產區在西非,30年前當廣告台詞「你是我的巧克力」一句成經典時,從可可果到可可豆再變成巧克力,來到臺灣可能已經橫跨大半個地球甚至四大洲,更別說看到可可樹。
Bean to Bar是指從選取可可豆開始,到製作成巧克力塊的所有生產過程,可可在臺灣的種植面積逐年成長,所製成的巧克力不只Bean to Bar,而是加工里程最短的Tree to Bar,品質和風味連年在世界巧克力大賽(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ICA)得獎,獲得「臺灣巧克力不容小覷」的肯定,一如「可可媽媽」陳麗萍所說:在屏東你聞得到香氣、踩得到土地、賺得到金幣。
從稻米的黃金到檳榔綠金再到現在的可可黑金,臺灣農民的實力遠超想像,結合在地豐富的人才與資源,徹底發揮全果利用的零農廢精神,把可可果漿包括果殼,在可可豆的黑金之外,全部化作循環綠金!喝過酸甜又爽口,帶著山竹風味、釋迦香氣的可可果汁嗎?無法想像不是問題,走一趟臺灣可可產地屏東和南投吧!
購買連結:博客來、誠品、豐年農市、udn讀書吧、讀冊生活、HyRead凌網、華藝數位、Zinio、KONO 、 PUBU、 台灣雲端書庫
寶島可可夢
本期專欄
【農產新豐味】洛神葵「臺東6號-黑晶」 高花青素且豐產的新品種
【豐話題】淺談有機農業如何邁向淨零排放
【人物專訪】從控制狂到師法自然,釀造有臺灣風土的精品級醬油
【農業技術】
經濟栽培下的雜草管理
蜂蜜固化新技術妙應用
正確使用肥料,增進農田地力更助永續
緩釋性肥料與合理化施肥
【他山之石】探討農業職業安全衛生推廣模式-以韓國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