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主委新春專訪02】稻作四選三政策提高農民收入 國人不挨餓權利入食農法

今年稻作四選三、大區輪作及收入保險三大制度全面啟動,將是稻作產業轉型重要的一年。(圖片提供/農糧署)

國內稻作四選三、大區輪作及收入保險三大制度於2022年全面上路,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目前全國水稻種植面積28萬公頃,如果能透過新措施實施,進而減少3、4萬公頃,產量約減少18到20萬公噸,稻米價格可望提升,農民收入就會增加,今年將是稻作產業轉型重要的一年。

不過,以消費者立場來說,農產品價格上漲10%、20%,誰會受到影響?陳吉仲指出,所得較低的人會受到衝擊,政府真正要照顧的是所得最低20%家庭,因此農委會在《食農教育法》納入「糧食援助計畫」,盼推動《食農教育法》今年順利通過,保障國人都有不挨餓的權利。以下是陳吉仲訪談紀要:

問:今年稻米政策改革牽涉26萬名稻農權益,主委對水稻產業轉型的藍圖為何?

答:稻米收入保險、四選三措施及大區輪作啟動,水稻種植面積將會減少。長期以來,水稻產量太多,一年可生產150萬至160多萬公噸,即使前年及去年都出口20多萬公噸,但國內需求沒那麼多,價格長期偏低。以及從民國60幾年蔣經國時代採行稻米保價收購政策,至今日本、韓國等國都取消了,剩我們還保留,保價收購的價格變成稻米價格的「天花板」(或是樓地板)。

1988年520農民運動訴求之一,希望提高稻米保證收購價格,當時計畫收購每公斤18.6元,現在26元,33年過去才增加7元多,但反觀全世界糧價都已調漲,黃豆、玉米和小麥從每公噸100美元漲到3、400美元。

透過三大稻米政策調整,水稻種植28萬公頃若能減到24、25萬公頃,以每1公頃6千公噸計算,產量可以減少18到20萬公噸,價格很快就會跑上去,農民收入就會增加。

過去水稻種植面積很難減少,主要是種稻比較簡單,從整地、插秧到採收全面自動化、機械化,並且也是因為大家都習慣種稻,我的萬丹老家固定一期作種稻、二期作種田菁綠肥,三期再種紅豆,「我爸3、40年來沒看他有改變過。」

陳吉仲篤定政策推動下能改善農家收益,但也感嘆如自己父親般的老農要改變作物及耕作習慣並不容易。(攝影/吳尚鴻)

推動「四選三」強制農民四期作中至少一期不種稻,農民若是繼續種就不能參加保價收購。農民會質疑為何要這樣限制,但農委會幫農民算過,只要大家都配合,全年收入可以比每期都種稻更好。舉例搭配大區輪作,農民不種水稻可領每公頃8.7萬元,等同於收入扣掉成本的農家賺款;當產量變少,一期作價格變好,二期作有大區輪作獎勵,農民收入當然可以增加。

參加收入保險,農民損失超過20%就可領每公頃1.8萬元,以前要申請現金救助,現在不用,只要一收割完就知道損失有沒有達到20%,若有理賠就直接匯入農民戶頭。並且,收入保險分基本型與加強型,基本型是強制納保,每個人都要加入,不參加領不到1.8萬元理賠;保險需要數字管理,強制納保可以把所有稻農資料建立起來,未來很容易把實耕者與地主區分出來。

問:氣候變遷影響糧食安全,109年糧食自給率31.75%,為4年來新低,在氣候變遷條件下如何透過調適策略,提高糧食自給率及糧食安全?

答:原訂糧食自給率達40%目標並未達成,且規劃減少3、4萬公頃的稻作面積,會讓糧食自給率下降,但糧食自給指標與糧食安全是兩件事,35%的糧食自給率意謂65%的糧食是從國外進口,在調適氣候變遷及疫情影響,現在是透過雜糧進口替代,加速提升自給率的時機。

國內每年食用大豆約23萬到25萬公噸,生產僅4、5千公噸,占比不到2%,「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今年1月成立,希望提高占比達10%,讓國內食用大豆至少2.3萬公噸來自國產;因國內有很大素食人口,現在主要都吃進口大豆,未來只要能將豆製品中下游及消費端媒合,10%絕對沒問題。

國內素食人口多,大豆加工產業也發達,需求量大,提升國產大豆供應絕對可行。(攝影/黃毛)

國產大豆食用占比10%,不是我自己喊的,是經過產業討論確定做得到,我才喊。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找種植農民,農糧署配合找地,各試驗改良場所負責大豆品種,同時鼓勵農民做產銷履歷,加工也要做履歷,這樣消費者才能知道吃到的是國產還是進口。

地瓜產業去年也成立產業策略聯盟,農委會媒合金酒公司與桃園、雲林、嘉義、臺南四縣市農會契作高粱,今年一期作是第一次合作、只有1千多公頃,但三年可達3千公頃,金酒應該也會推動產銷履歷高粱酒,種植面積可大幅提升,糧食自給率將可適度提升。

問:國人支持在地農產品,有助提高糧食自給率,但外食比例偏高,要如何加強外食餐飲使用原料產地標示?

答:這是應該放在食農教育層面、CPTPP,或是提升糧食自給率,其實都可以。回到最根本問題,政府應該要做的是什麼?從經濟學思考,我想政府應該做的是在市場上告訴消費者產品資訊,且公開透明正確,之後消費者選擇買國內生產或國外進口,那就是市場機制,但我們現在沒有做到產品資訊公開透明。

最近就有進口牡蠣混充臺灣牡蠣,我們當然吃虧,這類問題涉及產地標示,如果是包裝產品就不用擔心,因為有規定要寫產地;但散裝的就不見得強制標示,感謝衛福部協助訂定「散裝食品標示規定」,強制規範標示「原產地(國)」資訊的對象,擴大到所有食品販賣業者,110年元旦實施,食品販賣業者販售花生、紅豆、綠豆、香菇、紅棗,以及豬雞牛羊等20項散裝食品,應標示原產國。

至於後續要增加哪些品項,重點在於農委會要能驗得出來,若無法驗出是否為混充,也只是標示而已無法查核,例如茶葉原產地是否為臺灣,已可利用DNA鑑定獲知。

去年國內茶葉競賽首度納入原產地鑑別抽驗,確保茶產業的信譽。(圖片非當事茶葉;圖片提供/茶業改良場)

去年國內茶葉競賽首度納入原產地鑑別抽驗,我到南投告訴茶區農會總幹事,茶業改良場技術已成熟,可檢驗茶葉是否混充,大家共識是在參賽留樣做農藥殘留檢測時,加驗原產地鑑別項目,避免等到競賽名次底定才公布混充名單,影響茶產業聲譽。

若檢驗出有混充情事,農委會尊重競賽主辦單位決定懲處方式,鹿谷鄉農會很阿莎力,直接要公布名單,這樣嚇阻效果很大,以後沒有人敢再混茶;農委會也聯合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到市場稽查,有混充就以詐欺移送法辦,政府維護好市場秩序,對於提升糧食自給,以及因應未來進入CPTPP的衝擊都有幫助。

至於產業界爭取已久的雞肉產地標示,會再跟衛福部溝通,炸雞等雞肉產品的產地標示比較麻煩,但要想辦法。在每人每年雞肉食用量增加,豬肉減少情況下,真正要保護的不是豬肉,而是雞肉。

問:農畜產業飽受輸入型通膨之苦,肥料、飼料、農業資材仰賴進口,原材物料價格大漲,輸入性通膨今年恐更嚴重,是否有可能大到無法再補助?

答:臺灣是以貿易為主的國家,農業工業的原物料、農藥肥料都是進口,當進口原物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增加,飼料也是,反映到農業生產成本增加時,市場價格也要有合理反映。臺灣農產品價格長期偏低,農委會怎麼可能此時讓農民承受不是自己問題所造成的壓力。現在肥料短期因應措施,補助一半價差,減少農民及業者負擔。

玉米、黃豆因規模太龐大,則沒有像肥料這樣做,大家都在講價格,但確認數量足夠才是重點,飼料主要原料黃豆及玉米的數量,須足夠3至6個月庫存,讓畜牧生產不受影響才是重要的指標,否則任何一個塞港或氣候突發變化,沒有玉米黃豆進口就麻煩了。

因應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國內肥料隨之波動,農委會要求業者降價並進行補貼,作為短期因應。(圖片提供/農糧署)

2年前疫情爆發,農委會每月都盤點各種農業生產資材庫存,包括黃豆、玉米、肥料、種子、種苗及農藥,確認未來半年供應沒有問題。

問:生產成本墊高、蔬果魚肉價格上漲,消費者感受明顯,主委對農產品消費價格上漲看法?

答:當你要對市場採取物價干預時,要看利潤是否合理,產地、批發、零售均有固定利潤,要看利潤是否被拉大,若價差不變,利潤沒有被拉大,是不需要查的,屬於市場合理反映。

一個家庭飲食支出,1個月1萬多元,假設飲食價格上漲10%、20%時,所得較低的人會受到衝擊,但高所得者不會因為農產品價格上漲而受到影響,政府真正要照顧的是所得最低20%家庭,農委會在《食農教育法》納入「糧食援助計畫」,因為人不應該有挨餓的權利,這比關切市場端物價作法更好。

母法通過後就會執行糧食援助計畫,衛福部的食物銀行、原民會有原住民之家,未來1個月內需要的食物,都可透過建立系統做調度,有需要就可登記領取,不要擔心有人不需要卻故意來領,不能只想著防弊,而是應該為真正有需要的人考慮,只要在執行面做好配套即可。

另外,農委會有農村社區綠色照護站,今年會有1百多個鄉鎮設立,也可以請他們辦理共餐共食,這是社區型最扎實的照顧。


系列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