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獨處心法】每天15分鐘就能喜歡自己、修復關係

文字/陳皓嬿

不能恣意出門社交的日子,讓你感到寂寞、空洞或焦慮不安嗎?一起加入獨處的行列吧!和自己聊天、玩樂、談心不可悲也不可怕,你會發現獨處帶給你扎實的快樂與滿足,並且讓你能更健康地維持重要人際關係,擁有更穩定的情緒和更清晰的思緒。

Q1.人為什麼需要獨處?

人們一直都在尋找「長期的自我一致性」所帶來的滿足感,也就是確切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喜歡什麼、自己在做什麼。在煩躁吵雜、充斥他人聲音的環境久了,這種自我感會消失,因為都在滿足外在期待、以他人需求為優先,人好像虛線一樣,跟他人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獨處會幫我們找回並強化自己的實線感。

Q2.為什麼有些人會害怕獨處?

華人文化崇尚集體主義、強調群我關係,也比較容易失去自我。我們從小被鼓勵外向、社交,做事前要獲得其他人的許可跟認同,使得「自己一個人」被貼上不好、奇怪、自私、任性等負面標籤;當想要獨處時,則會面對周遭人「你是不是不要我們了?」的不安帶來的壓力。

另一方面,獨處時安靜、空氣凝結的氛圍,也會讓有過孤單、被拋下等經驗的人回想起當時的負面感受,或是讓平常拚命逃避負面情緒的人不得不面對自己身上那些害怕、排斥的東西。

Q3.如何判斷什麼時候需要獨處?

「虛線感強」和「實線感過多」的人特別害怕獨處──前者的個人界限太模糊,容易用別人的觀點來評價自己,並常擔任照顧者、回應 者的角色;後者則是個人界限太過僵化,覺得別人都不照自己說的做,常擔任索取者、受害者的角色。

因此,若前者感到累跟煩(而且都在煩別人的事情)時;後者對他人感到生氣跟失望時,就需要獨處。虛線者要停下來檢視「是不是幫對方負了他自己該負的責任」,過度實線者則可以反求諸己,思考生氣背後的失望、失望背後的期望是什麼,問問自己的期望是否合理。

Q4.怎麼進行有品質的獨處?

獨處要能帶來「我喜歡我自己」、「我有能力去感謝我所擁有的人事物」 這兩種感覺。獨處前先給自己明確的指令:接下來的時間是我自己的。

我每天靜坐15到20分鐘,讓自己的感官「收」回來,避免因外在的刺激感到疲憊。壓力大時可以留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徹底轉換環境放空、 耍廢,特別是思考卡關時,可以讓大腦放鬆,避免過度消耗。

體能鍛鍊也是好方法,我會做瑜伽跟自己的身體對話,或去爬山健行 跟大自然對話;出門散步、到公園靠著樹、踩在草地上也可以。

PROFILE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專長領域為情緒、界限與溝通,曾參與《單身行不行》、《新聞挖挖哇》等節目,著有《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關係界限》、《做自己最好的陪伴》等書。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