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日治的百年歲月 「蓮華池研究中心」盼成中部低海拔植物方舟

持續鑽研森林資源的「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至今已成立超過百年,現今保有中臺灣低海拔山區最完整的林相,區內原生植物約有600多種,其中更有36種珍稀物種,並於2015年通過國際森林管理委員會(FSCTM)驗證。面對下一個百年,蓮華池研究中心也盼能再為植物資源保種而努力,成為中部低海拔地區的植物方舟。

百年前由於瘧疾肆虐,人們開始種植金雞納樹(規那)防治疫情,當時遂於西元1918年(大正7年)在南投縣魚池鄉的蓮華池設立「藥用植物栽培試驗地」,除了進行金雞納樹栽植試驗研究外,還有錫蘭肉桂、薊罌粟、魚藤、除蟲菊、番紅花等等重要藥用植物。

日治時期 蓮華池為重要試驗研發地

另一方面,1921年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為發展漆器,便由越南引進安南漆種子於蓮華池進行栽培試驗,後因此區生產的漆液量及品質均佳,故推廣至大溪、苗栗、嘉義、埔里一帶廣植,一舉帶動臺灣當時的漆器產業蓬勃發展。不僅如此,「平鎮茶業試驗支所」也在1926年時於蓮華池設置苗圃,培育紅茶種苗,此舉也奠定了1936年「茶改場魚池分場」的成立基礎。足以顯見,20世紀初的蓮華池,已是當時藥用植物與紅茶栽植試驗的主要研發地。

隨後,1939年蓮華池轉型並成立「林業試驗所蓮華池支所」,進行育苗、造林、撫育及保護等林業試驗相關研究,造林樹種包括:杉木、巒大杉、肖楠、泡桐等,同時也發展特用樹種如:油茶、油桐、外來松類等。另外針對於鄉土樹種,像是烏心石、木荷、桃實百日青等也同樣是研究重點。

蓮華池擁有許多臺灣特有種,瀕危的柃木即是其中一種。(攝影/林仁瀚)

豐富生態坐擁許多臺灣特有種

目前除了人工林外,蓮華池試驗林仍保有247公頃天然闊葉林,以樟科、殼斗科和山茶科植物為優勢樹種,區內也包含了桃實百日青、蓮華池穀精草、蓮華池山龍眼、蓮華池柃木(瀕危物種)、菱形奴草等許多臺灣特有種。此外,更著重水文氣象、環境生態教育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相關研究。

同時,為增益山村產業發展,亦利用優良獨特的森林資源和豐富的植物資源多樣性,發展特用森林植物(油茶)、林園療癒、林下養蜂及栽植咖啡、臺灣山茶、山胡椒(馬告)、金線連、櫻石斛等林下經濟作物,希望能為淺山地區產業帶來新活水。

造訪蓮華池研究中心也能一賞菱形奴草(左圖)、桃實百日青(右圖)等珍貴台灣物種。

現今臺灣人口稠密,低海拔地區的過度開發,使得許多物種逐年消失,而蓮華池試驗林卻因獨特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從「藥用植物栽培試驗地」蛻變為一個具有森林生態、保育和林業試驗研究等全面性發展的試驗林,也是第一個通過國際森林管理委員會(FSCTM)驗證的國有林。特別的是,由於豐富的自然生態,蓮華池也提供賞蛙、蝶、流螢及民眾自然解說教育,讓一般遊客也能感受臺灣優美的森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