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慧貞
首圖攝影/林慧貞
今年天公作美,從3、4月的洋蔥、蒜頭,到5、6月的香蕉、鳳梨、7月的紅龍果,每個月都有不同作物傳出量多價跌消息,分析原因,風調雨順只是表面,臺灣長期欠缺計畫性生產、種植前沒有先找到銷路才是關鍵。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認為,首要任務是加強冷鏈倉儲系統、輔導地方農民團體收購與行銷農產品。
他坦言,此次農委會處理產銷問題有改進空間,處理速度太慢,未來會時刻緊盯農產品價格,輔導農民團體收購農產品,避免農民不敷成本,同時建置冷鏈倉儲系統,媒合通路與農民團體,在現有的盤商喊價制度下找到破口,拉抬農產品價格。具體解決方式為何?農傳媒專訪陳吉仲,以第一人稱形式呈現。
不是要讓價格不跌,不穀賤傷農才是重點
面對近期作物價格下跌,農委會的確有些地方沒做好,例如鳳梨,3、4月時產地價格近五年最高,3月每公斤26元,4月27元,過去五年,只有民國96年3月價格有26元,但我們那時候就知道鳳梨量會很多,5月產地價突然從27元掉到18、19元,開始要處理時,我們速度不夠快,所以6月價格下跌;當然6月還有豪雨,造成水傷品質不好,但不能純粹怪豪雨,我們會檢討為什麼5月到6月價格掉那麼快,我們反應比較慢,會去檢討處理速度。
另一個問題是,今年許多作物產量都是有史以來最高的,鳳梨今年種植面積1萬719公頃,比去年1萬1453公頃還少了700多公頃,但產量是58萬噸,去年是55萬噸,表示單位產出增加。紅龍果更不用講,5年前面積1200公頃,現在2800、2900公頃,今年和去年面積都差不多,但產量增加5萬公噸,就知道單位產量增加了多少。香蕉也是,前年面積和今年面積差不多,前年香蕉產量25萬7千公噸,今年36萬1千公噸,比前年增加了11萬公噸。
所以最原始問題是氣候很好,產量增加,量多價格下跌是必然,我們說不要穀賤傷農,是指不要傷到農民的收入,產量增加、價格下跌,但總收入是增加的,這應該是我們要處理的目標,而不是處理不讓價格下跌,那違反市場經濟原理,不可能,政府也不應該這樣做。如果價格下跌但總收入增加,這樣才能避免穀賤傷農,我覺得這是沒有對外講清楚的,那是我們政策目標。
例如稻米一期作增加10幾萬噸到市場,由於農委會保證價格收購制度還在,所以撐住價格,又請收公糧的業者幫忙收購餘量,每百台斤價格維持在930元,雖然價格從去年950、960到今年930元,每百台斤跌了30~50元不整,但是稻子產出增加了15~20%,以前大概7、8000公斤,今年嘉義、台南可以到9000公斤,所以雖然價格有下跌,但總收入有維持住。
解決市場問題,輔導農民團體收購與行銷
那到底哪些產品讓農民收入減少?這就要一個品項一個品項盤點,應該要從3、4月的紅豆、洋蔥開始,紅豆,到蒜頭、香蕉、鳳梨,到底我們有哪些問題要去解決?
紅豆、蒜頭和洋蔥,跟香蕉、鳳梨、紅龍果特色不一樣,前三種我們自己生產不夠,還要靠進口,香蕉、鳳梨生產太多,還可以出口。為什麼紅豆、洋蔥、蒜頭生產都不夠,還是會下跌?
第一個是市場結構問題。洋蔥價格在恆春半島就是三家盤商在決定,他們又同時扮演進口貿易商;蒜頭也是一樣,如果沒打破,對農民是不利的。
第二個問題,我們的冷鏈設備不足,很多農會、農民團體願意幫忙收購紅豆跟洋蔥,可是都找不到冷藏設備,紅豆、洋蔥、蒜頭都可以擺放,產地價格下跌,消費地價格不會跌,洋蔥汛期時還漲更高,很多農民團體願意幫忙,但我們有沒有政策工具可以幫?其實就是冷鏈庫存空間,要有冷鏈才擺得久。
市場結構和冷鏈問題要合在一起解決,也就是讓農民團體直接到市場喊價,例如洋蔥生產出來,庫存空間要90萬袋,一袋是15公斤,我們盤點出來目前是80萬袋,最近會再盤點出10萬袋庫存空間,農民團體也願意幫忙,大家心中有默契,當價格被喊低時他們就會進場。
第三個問題是關稅配額,這三種作物都有關稅配額。我們除了調整花生和紅豆進口期間,接下來會做更多調整,例如配額分配方式,如果農民團體願意跳出來組成公司或是合作社、農企業,他們也可以扮演進口商,因為如果要長期經營,不能只有經營生產期間,這樣後面半年沒有作物可賣,農民團體精神是照顧農民,如果他們來經營,這三個作物的價格就會在一個水準。
農會甚至可成立公司做物流,農會不能只靠信用部,有了冷鏈接著可以做物流,這很賺錢。但我們只能鼓勵不能強迫,有意願的我們絕對會協助,讓市場更穩定。農民團體不能只做生產端,要結合行銷端,農業問題一直不是生產技術而是後端。
解決香蕉產銷問題,推動農業所得安定政策
香蕉、鳳梨、紅龍果又是不同樣態,香蕉民國102、103都只有1萬3千公頃,現在1萬6千公頃,從去年年中往前推4、5年,都有颱風,香蕉價格之好,農民就賭,屏東檳榔原裡種香蕉的有3千多公頃,那怎麼會是專業生產?面積就是這樣增加。某種程度,農民就是賭颱風來可以領天然現金災害救助,未來我們要改這個制度,避免這樣的生產行為。
香蕉是產銷失調第一名,天然災害救助第一名,不論豐收或天災,都要花政府一大筆錢,年復一年,香蕉產業沒有進步,這樣不對。我贊同逢甲大學國際貿易系教授楊明憲所說的,要推動農業收入保險,但名詞要改成「農業所得安定政策」。
我們會鎖定鄉鎮來試辦,調查基礎資料,例如農家種什麼作物、應該有多少所得,加上市場、災害等外界因素,模擬所得應該多少,繳一定保費,超過這個所得是農民的,不足的由政府補貼。
農委會預算有很高金額花在補助,扣掉老農津貼550億,還有很多補貼,對人、對地、對資材,為什麼不統一?因為最後都反映到農民所得,如果這樣處理,農委會可以花更多心力和經費做加工和出口,而且可以保障到實際耕作者。
區別本土農產,將要求標示原料產地
其他加工、外銷才是最根本解決香蕉產銷問題,目前國內香蕉加工比例低,我不認為加工技術是問題,主因是過去幾年香蕉太貴,全都用進口的,成本差太多,國內食品業者沒有誘因。
我們會適度地讓加工業者採用國產食材,將生產端補助移轉到加工,效果會很好,農委會大部分都補助生產端,沒有補加工行銷端,這次處理紅龍果、鳳梨的經驗,發現補助加工端,效果會比補助產地好很多。
但農委會不可能永遠補助加工業者用國內原料,要從市場管理面著手,我們會要求標示原料生產地。最近臺灣梅子陸續復耕,因為宜蘭有食品廠要契作梅子,這家食品廠外銷日本,日本之前都用中國梅子,後來爆發梅子食安事件,日本政府要求食品加工標示主要原料產地來源國,他們信任臺灣梅子,願意買,所以業者跟農民契作。若我們水果加工品都標示原料來源國,我們的加工就有機會了,這對農委會來說更容易,只要改管理方式。
推動登記制度,協助連結通路需求
在生產端,我們會推出新的紅豆和洋蔥登記制度,之前農委會曾選擇六種作物希望農民登記,但成效不到10%,因為麻煩、沒有任何誘因,這次推的登記方式專有名詞還不確定,可能是登記收購制度、登記產銷履歷。
配合巴拉刈退場和農藥減半,今年有400公頃紅豆做產銷履歷,不用落葉劑,紅豆做產銷履歷很容易,因為只有三個多月,我們還補助農會幫忙登打資料,這樣還可以區隔國外紅豆,今年目標是紅豆1200公頃,高雄大概分配到4、500公頃,其他700公頃是屏東。臺灣有5000多公頃紅豆,這樣等於有20%以上農民在做產銷履歷。今年如果做到,之後目標會增加到2000多公頃。這樣可以同時解決巴拉刈退場問題。
至於農會、產銷履歷農產品要賣去哪裡?我們會嫁接通路,例如食品廠、電商。昨天我才跟國內最大電商談好,設專區賣小農商品,主推農糧署和農委會輔導的產銷履歷或有機產品;還會建立商城,希望下個月就能建立商城,例如百大青農、神農獎專門產品,主打某品項,直接宅配,我們都有香蕉、鳳梨合作社清單,可直接宅配給消費者。要讓農民有好的通路,提升品質、分級管理,賣到好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