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鈺屏 攝影/許鈺屏
來到臺南六甲的鄉間小徑,一座上頭滿布太陽能板的嶄新農場坐落於田間──這裡是「水星農場」,主人黃智宏褪下迷彩服,與家人一同在農場裡運用綠能觀念及技術,一步步落實循環農業及環保願景,在這座進化版的現代菇舍裡,賣力種出一朵朵亮麗又營養的「黑金」木耳。今年,他們二度進軍農委會「農業好點子」計畫,推出「耳木益薪,廢木屑變黃金」募資專案,想方設法解決長期困擾菇農的廢棄太空包問題。
「想要家人在一起的感覺。」原是職業軍人的黃智宏提到,他退伍後,一家人便著手改造原先用來種電的土地,經過通盤設計,才變成實踐綠能循環的黑木耳農場,「妹妹在社區大學工作,我又是讀環工,一家人的理念和操作方式自然有『match』的地方!」
2017年,水星農場開始營運,「水星,拆解這兩個字就是『水、日、生』。」他說,有乾淨水源與和煦日光,作物自然生生不息。
各方各面,扣緊綠能環節
踏入農場,一側是栽培區,另一側則是採後處理工作區,兩邊屋頂擺置太陽能板,而能發揮在地優勢──臺南年平均日照時數超過2,000小時,遠多於全臺平均時數近500小時;如此一來,農場就能善用自然資源發電、減少耗費。
再仔細一看,屋簷下還有一道寬寬的集水槽,「我們運用太陽能板的傾斜度蒐集雨水,而且集水槽管線全部整理過。」黃智宏有信心地說,集水槽逢雨必攔截,且他們配合在地天氣及過去學習的專業知識規劃管線、精密計算水線,就算是午後雷陣雨的雨量也能完全收集。
再順著集水槽動線,一路可走到蓄水塔及淨化系統,經統計,全場儲水總容量最多可高達76噸。在這裡,夾雜灰塵及雜質的原水經過處理,即變成RO水。「我們的木耳都喝非常高檔的水!」他笑著保證,就算在農場裡工作的人,想隨時張嘴跟木耳喝一樣的水也絕對沒問題。
進化再出擊,迎戰太空包難題
去年,水星農場首次登上募資專案、投入農業好點子競賽,以友善的循環型農業為號召,不只順利達標,還拿下競賽主題獎第二名;而獲得的資金也支持農場栽培出好品質黑木耳。
然而,孕育黑木耳的太空包被淘汰後卻成了今年的新難題。太空包由塑膠包裝、塑膠環、木屑及棉花組成,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木屑。黃智宏指出,因太空包無法重複利用,菇農往往直送專門處理廠、送人或自行拆解出木屑做成堆肥,「但送處理場需要資金,自己拆太空包又花太多時間。」
水星農場目前採自行拆袋,再取出木屑堆肥,盡量減少農業廢棄物。但他坦言,「拆袋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每批就可能有一、兩萬包,會有一段時間都在拆袋,很耗人力。」加上希望回歸循環農業的理想,他思考,儘管向上游購入的太空包暫時無法改造,但下游淘汰後還有變通的空間。
因此,他們希望選購拆袋機,取代曠日廢時的人工拆袋步驟;接著,再使用他們設計的「太空包廢木屑處理箱」,同步飼養甲蟲幼蟲「雞母蟲」來復育甲蟲或餵養雞隻,而雞母蟲啃食後的木屑則成為營養價值極高的培養土。
「也希望這個處理箱還能管理雞母蟲。」黃智宏提及,這款處理箱盼利用雞母蟲喜歡往下鑽的特性,每隔一段時間,人們拉出最下層抽屜,即能拿到已集中好又滿富養分的培養土,「我們的點子,其實也是在思考全循環的東西有沒有辦法產品化。」因此,水星農場以此為題,再提出「耳木益薪」募資專案,希望能為菇農的農業廢棄物難題找到解方。
拉長產品線,也要延續綠能構想
「我們以綠能的構想投入,一開始的確比較辛苦,但不至於餓肚子,也就這樣一路走過來。」黃智宏解釋,雖然起步艱辛,然而,一旦設備達到一定標準,後續便可專心栽培、逐步攤提設備成本。「我們目前年生產量有2至3噸,雖然比傳統的菇寮更好,但還是需要人力照顧、隨時巡查;未來想朝科技化管理,例如自動控制偵測,更穩定生產品質。」他說。
而除了種植、處理太空包運用「循環」的概念,水星農場的產品上也不中斷環保理念。「木耳雖然是配菜,但周邊產品線較長,可以有生鮮、乾燥、飲品、代餐粉、面膜等。」黃智宏細數,而產品包裝當然也要呼應初衷,「垃圾處理時最怕複合式材料,會造成回收困擾。」
他以黑木耳露為例,使用透明玻璃盛裝,外頭僅有一張簡單貼紙說明必要資訊,喝畢沖洗瓶身時,輕輕一拉即可撕掉貼紙,毫無殘膠,「因為我們訴求綠能環保,所有東西推出前都要先設想,不希望造成很大的破壞。」而乾淨的玻璃瓶便可變成療癒盆栽,倒入太空包木屑轉化成的培養土、放入種籽,綠意便逐漸蔓生。
面對永續課題,一路必然不少碰撞,黃智宏笑說:「其實我們就是樂於生活、樂在工作。」在這塊土地上的工作,有了信念,就能繼續朝相信的方向邁開步伐,也在第一線實驗、實踐更多好點子。
相關資訊
2018農業好點子,詳情請看:https://www.agribiz.tw/2018goodidea/
耳木益薪,廢木屑變黃金: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0887
「水星農場」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xmu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