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間作最佳拍檔:茭白筍、蕹菜創雙收商機,生物多樣性引領生態旅遊,附加農地價值

內容提供/豐年雜誌 文/花蓮場蘭陽分場作物與生態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林文華、花蓮場蘭陽分場作物與生態研究室研究助理 彭冠華 攝影/林文華
農業生產由注重產量、品質提升的經濟取向,逐漸轉變成對環境、生態更加友善的永續農業生產。有機耕作漸趨興盛,友善環境耕作也成為一股新勢力。然而由慣行耕作跨入有機、友善環境耕作,經常面臨病蟲草害影響或肥料使用限制,是以病蟲害相對較少的茭白筍為例,為有機農業的合適作物,然而相較於慣行耕作,仍有產量較低的情形。

近幾年,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積極推廣有機農業,並導入生產有機茭白筍;為解決有機茭白筍產量較低問題,進行有機田間作蕹菜(空心菜)試驗,希望透過「茭蕹間作」模式來達到雙收目的,進而提高農民收益。茭蕹間作模式可同時種植水生蔬菜茭白筍、蕹菜,不但可提高有機田產值,還有增加生物多樣性的效果,對生態環境更加友善。

間作互惠,充分利用空間誰最行?

間作,是指在同一塊田種植2種以上作物,整齊排列而非隨意混種的耕作模式。一般而言,間作的2種作物最好具備生育條件相近、病蟲害不同等特性;如果植株型態高低差異較大,不會互相影響空間利用及光線照射,甚至有互惠情形,更是間作的極佳搭檔。

茭蕹間作則利用兩者均為水生蔬菜的特性,可同時在湛水田一同生長,以充分利用有機田。茭白筍植株高大直立,蕹菜植株低矮匍匐,空間利用上幾乎不會相互影響,蕹菜雖被茭白筍遮蔽部分光線,仍能正常生長,甚至因部分遮蔭而有提高品質的效果。而且近幾年茭白筍價格普遍較佳,批發價每公斤多在60~70元,甚至偶有百元以上行情;有機茭白筍身價更高,直銷價每公斤可達200元以上,堪稱高價蔬菜。然而茭白筍1年只有1作,種植半年以上才能收成,間作蕹菜則可額外增加有機田收益,也能豐富田間生物多樣性。

除了讓農民獲利提高之外,茭蕹間作還能大幅避免單種有機茭白筍的經營風險。因茭白筍生育後期正值颱風季節,而種植蕹菜只需1個多月即可採收,而且每個月都可採收1次,除了可分散天然災害風險,也讓有機田獲利更高更穩定。

茭蕹間作模式所生產的有機茭白筍,雖較慣行耕作規格小,但吃起來甜脆爽口、纖維細緻,品質不輸慣行耕作,趁幼嫩時採收,口感更加分。

茭蕹間作最佳行數比1:2~3,慎選加分品種

茭白筍每行間種植多少蕹菜為宜?2015~2016年,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在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試種,每行茭白筍分別間作1、2、3、4行蕹菜,結果發現間作蕹菜不會降低茭白筍產量。

而在蕹菜產量方面,每行茭白筍間作2、3、4行蕹菜的產量表現較好,對比間作1行蕹菜分別高出100%、135%及139%。然而,間作4行蕹菜因生長過密,田間操作易受影響,採收時較不便,且易踩踏植株造成損失;加上產量並未明顯提高,因此建議每行間作2或3行蕹菜較適當,每分地可增加收益14~17萬元。

茭蕹間作模式因初期即湛水種植茭白筍苗,因此種植蕹菜須以扦插或事先育苗,不適合以種子直播。採用的蕹菜品種,以適合水生栽培的大葉種較佳,尤其是白骨大葉種,口感較青骨大葉種更為脆嫩,夏、秋季生產品質較佳,最適合與茭白筍間作;旱作栽培常用的竹葉種蕹菜,因水生栽培纖維較多、口感較差,產量也較低,較不建議。

有機茭白筍產量通常低於慣行耕作,但口感、品質卻不輸,茭蕹間作的茭白筍亦同。為維持有機茭白筍出貨品質,建議不要因追求產量而延後採收,以免筍身過熟而影響採收品質,甚至發生筍身黑心狀況,寧願「小而美」,也不要「大而無當」。蕹菜除了用對品種外,因夏、秋季溫度較高、光線較強,易發生採收後纖維較多的問題,建議提早採收以維持品質。

茭白筍每行間作2或3行蕹菜,可獲較佳的蕹菜產量。圖中由左至右間作行數分別為1、2、3行。每公頃產量分別為9.1、18.1及21.5公噸,後兩者為前者2倍以上。

間作模式附加價值,豐富生態增加農村體驗趣味性

透過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輔導,有機農民蕭淑嫻在有機茭白筍田間作蕹菜,他表示:「前幾年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輔導我們種有機茭白筍,收入不錯,現在同時種茭白筍跟蕹菜,1塊田收2種菜,收入比以前又更高。」他開心地接著說:「2015年宜蘭縣接連面臨颱風,附近的茭白筍田收成很差,還好我們田裡的有機蕹菜從初夏就開始採收,所以影響小多了。」

除了雙收、避險外,間作可讓有機耕作與食農教育、休閒農業更加緊密結合,以前茭白筍田只能在秋季採收期辦活動,間作蕹菜後,活動可維持半年以上。經初步觀察,間作田生態相更加豐富,魚類、蛙類、昆蟲等動物種類及數量有增加趨勢,提升有機田生態價值及趣味性。

經由幾年實作,蕭淑嫻的有機茭蕹共生田,除了基本的有機耕作外,農村休閒體驗也成為營收的一部分。藉由各時期採菜、採筍、生態觀察等體驗活動,讓他對經營有機農業更加放心,也更有信心,不用擔心產量低、成本高所帶來的風險。

生物多樣性提升防治效果,開拓農地經營永續模式

臺灣農業正值轉型期,民眾漸漸了解到農地具有多樣化價值,例如防汛、減緩氣溫上升、維持地下水高度以減緩土壤鹽化等,其中保護生物多樣性為維護環境安全的方法之一。透過減少農藥使用等方式,除了增加田間天敵數量,進而防治害蟲,降低施藥成本並帶來更安全的食物外,對當地居民而言,可找回童年蟲鳴鳥叫的豐富生態,亦可藉由開辦生態旅遊等活動增加額外收入,因此維護生物多樣性是臺灣農業轉型的重要行動策略之一。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進行有機茭蕹間作模式試驗過程中,調查田間節肢動物種類及數量,如昆蟲、蜘蛛,結果捕獲1,588隻,比單單種植茭白筍多了30%;種類則有71種,增加40%,可見田間節肢動物數量更加豐富,多樣性也提升了,這也代表茭蕹間作模式對環境更加友善。

有機田不但生產有機茭白筍,也採收有機蕹菜,讓農民可有兩份收入,大幅增加農業生產收益。

此外,將所調查的節肢動物依特性分門別類後,發現在間作田裡對作物有益的天敵種類增加45%,數量更是大幅增加125%,可以想見利用天敵進行生物防治的效果優於單種茭白筍的有機田;即使調查結果顯示間作田對作物有害的節肢動物種類及數量也有小幅增加,但與天敵數量提升幅度相較之下瑕不掩瑜。

臺灣東部及北部地區多小農,且有機、友善環境耕作農民因土地取得等問題,多以小面積經營。透過茭蕹間作模式可提高耕地利用率,在有限土地上創造更多營收,而且水生栽培可免除旱作栽培雜草防除所需人力,實為可行的農業經營方法。

從生產面來看,茭蕹間作模式可有效提升農民收益、大幅降低天然災害風險,且更符合小農需求,並提高與農業休閒、食農教育、休閒農業的契合度;從環境面來看,則能提高生物多樣性,提升天敵防治效果。因此,茭蕹間作模式兼具高產值、高收益及友善環境價值,值得推行。

本文轉載自《豐年雜誌》2018年8月號。《豐年雜誌》電子書平台,請參考:udn讀書吧TAAZE 讀冊生活HyReadZinio華藝線上圖書館Ko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