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選擇 桃園1號—金圓適北部栽培:宜機械採收 不易破損好加工

國產大豆品種「桃園1號—金圓」品種特性表現穩定且顆粒飽滿。

國產大豆品種「桃園1號—金圓」品種特性表現穩定且顆粒飽滿。

文‧圖╱林禎祥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大豆種子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與油分,營養價值高,是東方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豆漿、豆腐、醬油及沙拉油等加工品的主要原料。大豆不僅耐旱,還具有固氮作用(將大氣中的氮氣同化成氮化合物的過程),是水田與旱田輪作的優良作物。為提高糧食自給率與活化休耕地,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成功育成全臺第一個適合北部環境栽培的大豆「桃園1號—金圓」。此品種具備中早熟、成熟度整齊、高產量、高蛋白質含量及落葉性佳等特性,非常適合機械化栽培。

臺灣北部地區(新竹以北)原非大豆傳統產區,在經由農業部相關產業輔導措施及桃園農改場栽培技術協助後,大豆每公頃平均產量由1,300提升至2,000公斤,栽培面積則由2015年59公頃增加至2020年530公頃達高峰,隨後逐漸緩降,2024年栽培面積下滑至345公頃,推究栽培面積減少的原因,或為秋作是大豆主要栽培期,常面臨東北季風及冬季霪雨侵襲等環境挑戰所致。

桃園農改場由此綜合考量自然環境、作物特性、耕作制度及機械化栽培需求等,自2016年起即以播種至全株自然乾燥生理成熟日數短(生育日數小於105日)、適合機械採收、高產等特性為目標,進行雜交育種,經7年選出新品系TYG1609228具上述特點,於2022年11月8日通過專家學者命名審查,2023年4月10日桃園農改場研發成果管理委員會同意,命名品種名稱為「桃園1號—金圓」,並於2023年9月13日授權業者生產利用,以利後續產業推廣。

國產大豆品質優良,是豆漿、豆腐、醬油及沙拉油等加工品的主要原料。(攝影╱游昇俯)
國產大豆品質優良,是豆漿、豆腐、醬油及沙拉油等加工品的主要原料。(攝影╱游昇俯)

由59種大豆種原選出 具中早熟、高產、高蛋白質特性

桃園1號—金圓以雜交育種法育成,透過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及各區改良場提供的59種大豆種原,於桃園農改場大豆栽培圃進行適栽性栽培評估,擇定具早熟、蛋白質含量高的「Ralsoy」為母本,早熟、抗露菌病(Downy mildew)的「十石」為父本,2016年秋作進行人工雜交,於母本花朵開放前1至2日(蕾期),以鑷子撥開旗瓣、翼瓣、龍骨瓣及去除花藥,再將父本花粉授於母本柱頭上。整個過程對技術熟稔度要求高且極耗費眼力,雜交後代分離選拔採譜系法,於F2分離世代開始至F3、F4世代進行單株選拔,F4世代選出品系TYG1609228,該品系經株行試驗、第一年品系比較試驗、第二年品系比較試驗的各項特性檢定,具有中早熟、多分枝、高產、高蛋白質含量及耐露菌病等栽培特性,符合育種目標。

其植株性狀,春作的平均株高為44.6公分,秋作為61.6公分,如以秋作為栽培期,始莢高度距離地面10公分以上時。栽培時應注意氮肥施用量及種植密度,避免倒伏。春作平均主莖節數12.6節,秋作13.9節;春作平均分支數5.1支,秋作5.2支。桃園1號—金圓幼苗為紫色幼莖,綠色成長莖,莖直立,葉子呈羽狀三小葉,小葉卵圓形,葉色濃綠,成熟期落葉性良好。開紫色花朵,淡褐色的豆莢,其種子的種皮黃白色,子葉黃色,種臍褐色,春作平均百粒重14.3公克,秋作14.0公克。

將父本花粉沾附於母本柱頭完成授粉。
將父本花粉沾附於母本柱頭完成授粉。
授粉後繫上標籤,2日後母本子房膨大即表示雜交授粉成功。
授粉後繫上標籤,2日後母本子房膨大即表示雜交授粉成功。

栽植至收穫時間短 適合水旱輪作 壤土、砂質壤土、黏質土壤皆可種

本品種春作及秋作均可栽培,但仍以秋作栽培產量較佳,春作播種於2月中旬至3月中旬,秋作於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春作的發芽時間為7~10日,秋作為4~7日發芽。春作生育所需日數107~108日,秋作為96~99日,屬於半無限生長型。成熟期為中早熟,成熟度整齊一致,品種耐露菌病,但感白粉病(Powdery mildew),栽培時要注意防治。適宜在砂質壤土、壤土種植,黏質土壤亦可栽培,酸鹼值在5.8~7.0之間。春作的種子產量為每公頃1,778至2,292公斤,秋作為每公頃2,247至2,660公斤,種子乾基蛋白質含量約42%。

桃園1號—金圓的中早熟特性,使種植至收穫時間短,可降低農民春作收穫期遭遇颱風、豪雨及秋作收穫期受霪雨侵襲的氣候風險,且適合近年農糧政策推動的水(水稻)、旱(大豆)輪作模式栽培。桃園農改場為將新品種育成的喜悅帶給廣大民眾,於2022年11月12日開放日,根據品種特性及植株性狀,擇定「金圓」、「金韻」及「早豆恬」等名稱供參觀民眾票選,最後經由1,256位民眾投票選出具圓圓滿滿語意的「金圓」為品種建議名稱,並經桃園農改場2023年4月10日研發成果管理委員會同意命名品種名為桃園1號—金圓,希望能夠提高國人對國產大豆的認同。

2023年本品種透過「大豆品種桃園1號—金圓品種及其繁殖與採種技術」,授權保證責任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進行繁殖利用,中都合作社於2024年設立3公頃採種圃,未來預計擴增栽培面積至50公頃。

產業應用過程中,品種穩定表現,成熟度整齊一致、中早熟、多分枝、高產及高蛋白質含量(大於41%)等特性,且種子平均百粒重14公克屬小粒型種子,於採後調製階段豆粒不易破損,加工適宜性良好。桃園1號—金圓經農業部農業智慧財產權審議會會議決議通過,准以非專屬品種(品種權申請中,含未來品種權取得後的生產、繁殖及產品銷售權利)及技術授權方式公告徵求業者,授權對象未限定資格或條件,對本品種有興趣的業者、農民,相關授權資訊可上桃園農改場官網公告事項查詢(https://www.tydares.gov.tw/index.php),期望對國產大豆產業的永續發展提供助益。

桃園1號—金圓的種皮為黃白色,屬於半無限生長型多分枝。
桃園1號—金圓的種皮為黃白色,屬於半無限生長型多分枝。
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設立3公頃的桃園1號—金圓採種圃。
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設立3公頃的桃園1號—金圓採種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