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抗飼養03】畜牧業社會責任 小農到大農的翦抗無抗養殖之路 

隨著全球消費與食安意識抬頭,農用抗生素的使用逐漸受到重視,國內有養雞業者已開始無抗飼養,圖為南投十八養場。(攝影/余麗姿)

農場抗生素的使用受到愈來愈多國家重視,各國作法不一,歐盟部份國家停止預防性用藥添加抗生素於雞隻飲水中,英國、美國也展開翦抗或無抗飼養,減少使用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抗生素。臺灣在政府尚未推出翦抗飼養指南之前,從小農到大農,部份雞農已經開始實驗,走向更健康的養殖道路。

野薑花香味的十八養場  青農科學家一圓無抗養殖夢想

「就像人一樣,雞隻生長環境舒服,就不容易生病了。」十八養場位在南投魚池日月潭山區,雞舍旁邊的野薑花,散發著淡淡清香,「這裡飼養的雞,全程沒有使用抗生素,連球蟲藥都沒有用;如果生病了,就隔離、淘汰。」十八養場經理蔡俊興博士說。

蔡俊興是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研究生物多樣性起家的他,與他的學弟呂翰駮、蔡學承共同創業打拚雞肉無抗養殖,希望在養殖過程中做到對地球無害及對環境友善。從科學角度做了很多無抗養殖的實驗,一度因為很燒錢而想放棄,但最後憑著一股傻勁,從2千隻養到目前2萬隻,五年成長十倍。

蔡俊興博士表示,白肉雞因養殖時間較短,是比較容易可以達到無藥養殖的最理想物種,他們以非基改玉米加有機紅茶的飼料來飼養,飼養時間比一般養殖35天增加到45天,產品做出市場區隔,雞肉口感介於白肉雞和土雞之間,肉質有彈性,味道帶著清甜。

投入無抗養殖,蔡俊興博士團隊下了很大苦功,蔡俊興博士指出,他們從降低飼密度開始,一般商業雞約每坪五、六十隻,他們直接降一半約每坪30隻,經慢慢調整後,育成率約90%,搭配飼料配方保健食品,讓雞有抵抗力,比較不容易生病。他說:「餵飼料給雞吃時就跟人一樣,10個人去搶,跟5個人去搶,感覺就不一樣,一直沒有搶到的人,就會覺得壓力大,容易生病。」

為了達到無抗養殖的目標,蔡俊興博士(左二)與其團隊花了許多心思,從飼養密度到搭配機能性飼料保健食品,同時更得關心雞隻的健康與舒適度。(攝影/余麗姿)

「雞舍晚上關燈讓雞休息,因為開燈雞會一直想吃飼料,加速成長。」被同事稱為養雞達人的場長馬東生是另一位無抗養殖靈魂人物。馬東生說,養雞就像照顧嬰兒孩子一樣,當小雞從破殼開始,24小時讓牠趕快喝到水,第一口水下去就感到舒服,有水有料,雞隻就安靜下來。

他說,小雞關心溫度夠不夠,大雞則是舒適度夠不夠,例如養到第28周時,雞的羽毛開始長出來,體溫達到40度,再加上那件「羽絨衣」,大熱天穿羽絨衣會舒服嗎?因此,這時要加開散熱風扇,關心溫度有沒有降下來。每個場的位置不同,管理方式就不同。

「無殘留不代表無抗養殖」,為了證明是全程無抗養殖,十八養場每二個月做一個批次的檢驗,一年有六次報告,中央畜產會、SGS都是他們的合作對象,檢驗項目包括抗生素、原蟲藥物,且是檢驗最高標準雞肝。蔡俊興博士說,臺灣消費市場一直在成長,大家以前覺得有「產銷履歷」就不錯,現在加上無抗養殖、自然養殖、低密度養殖等生態養殖,一起努力提供消費者具有社會責任的農產品。

參加田間實驗 近七旬雞農對臺灣翦抗養殖有信心

高鐵列車行經楊梅鄉間的養雞場,現年69歲雞農范姜朝恭正與電宰廠溝通過幾天凌晨抓雞的事宜,「這批雞差不多2.1公斤已經達到出售標準了」,養雞長達30年的他,經驗豐富,且熱心參與業界公共事務,多年前曾以這個雞場參與農委會翦抗飼養田間實驗,他對國內翦抗無抗養殖充滿著信心。

范姜朝恭曾是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白肉雞組長,現任顧問身份。他表示,為了保護人類用藥的最後一道防線,人和動物用藥應避免重疊,他當時是組長,就義不容辭參加實驗,結果發現臺灣是有能力達到翦抗養殖。

范姜朝恭特別在雞隻的飼料中添加酵素、乳酸菌,幫小雞體質打好底子。(攝影/王志元)

范姜朝恭認為國內絕對可以做翦抗養殖,只是成本高,要視終端買肉品的消費者願不願意採買;對雞農來說,只要合作的電宰廠要雞農飼養什麼規格的產品,他都可以配合辦到,因此,翦抗能否成功,應由市場主導。

范姜朝恭於1989年白手起家創業,進入養雞產業,21年前買了現在楊梅土地養雞到現在,有二層白肉雞場,一層約220坪,大約養9,000隻,因為飼料裡加了酵素,雞舍附近沒有特別味道,他說:「養雞要用的酵素、乳酸菌,這個錢不要省,該花的都要花。」

雞舍旁邊有一間小工作室,是范姜朝恭每天晚上住的地方,他擔心雞舍停電、雞蛋被偷,要每晚在這守夜才行。牆壁白板寫著密密麻麻數字,包括蛋雞運送地點等,他的筆記本更詳實記載白肉雞的疫苗、用藥紀錄,以及何時出雞、價格等等。對於產業願景,他說,除了推動翦抗養殖,雞農面對小雞、飼料成本一直上漲,也希望能獲得外界及政府的關心。

范姜朝恭認為,國內要做到翦抗養殖絕不是問題。(攝影/王志元)

福壽子公司洽富電宰廠支持國產雞 翦抗飼養欠東風

面臨國際速食店業者要求雞肉來源的飼養方式,避免使用人類高度重要的抗生素用,臺灣十大白肉雞電宰廠的供應版圖恐將重整,福壽子公司洽富是其中一家供應肉品的電宰廠。福壽集團洽富總經理黃榮裕表示,翦抗是未來趨勢,原本就規劃推出翦抗或無抗的產品,但需要有政府配套制度,例如認證及標章,想要做的業者就會提高產品價值,進一步找到適合通路提供給消費者。

來到臺中梧棲港邊工業區,洽富位在福壽製油產區的隔壁,外觀乾淨廠房像是高科技業,走進電宰廠裡,引進歐洲最新氣冷式降溫設備取代傳統浸泡方式,一隻一隻雞獨立吊掛,減少交叉汙染,是業界創舉。「雞進去到出來,總共110分鐘,光吹冷氣75分鐘,從源頭、電宰、分切、調理、加工,我們都自己來,」黃榮裕說,洽富落實從產地到餐桌的食品控管。

福壽集團洽富實業總經理黃榮裕提及,翦抗是未來趨勢,不過仍需政府協助推動認證及標章措施。(攝影/王志元)

洽富是全臺灣白肉雞最大的產銷履歷供應商,黃榮裕說,旗下50個契約養殖場,其中二個是自有農場,對於雞肉要求從農場端就開始管控,全吃福壽飼料,並在自有農場測試酵素、有機酸、精油等,或導入AI設備,SOP出來了,再導入合約農場。他強調,洽富不接單幫忙代宰,自家系統可確保風險。

黃榮裕從基層出身,他回憶早年養雞時要住在雞場,每晚風車運轉聲音大到他無法入眠,且半夜還要去巡視雞場,雞農行業相當辛苦。日前剛接任總經理的他,不忘初衷努力提升臺灣養雞環境及重視動物福利,洽富繫留場採取歐洲作法,市內提供藍光,讓雞隻不緊急噪動,溫度維持26至28度則讓雞感到涼爽。

站在供應商的角度來看,洽富從源頭開始管控,制定SOP流程,要求旗下契約農場配合,且不接單代宰,以確保運作風險管理無虞。(攝影/王志元)

洽富也勇於面對挑戰,黃榮裕希望政府盡快提供雞肉翦抗的配套措施,讓業界和農民有所遵循,他建議可以在產銷履歷的基礎上來推動認證檢驗制度,然後業者和末端通路商結合,作出雞肉產品的區隔,爭取消費者的認同與支持。


【延伸閱讀】

【翦抗飼養01】雞肉食安超前部署 農用抗生素將剔除人類重要抗生素 今年底指南上路

【翦抗飼養02】翦抗飼養成功關鍵 小雞品質及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