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非洲豬瘟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於10月31日正式將我國刊載於非洲豬瘟非疫國的自我聲明列表中。農業部表示,我國與日本是東亞唯二的非洲豬瘟非疫國, 獲得WOAH認定,讓我國在國際市場的豬肉供應上具備更大的競爭優勢;我國目前可以輸銷種豬及生鮮豬肉至菲律賓,積極洽談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生鮮豬肉外銷市場。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30)日表示,因南亞的斯里蘭卡公告發生非洲豬瘟(ASF)病例,即日起列為發生ASF病例國家,因斯國雖與我國無直航航班,但與我國有直接通郵,仍具疫病傳入風險,呼籲國人切勿自斯國等ASF發生國家攜帶或以快遞郵包輸入豬肉製品,違規者首次即裁處20萬元罰鍰,第二次以上則裁處100萬元。
今(2024)年7月1日,臺灣傳統豬瘟疫苗拔針滿周年,皆未傳出新病例,可望成為亞洲唯一撲滅或阻絕3大主要豬疾病(傳統豬瘟、非洲豬瘟、口蹄疫)的國家;俗稱「百億養豬基金」的《因應貿易開放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將在今年告一段落,臺灣養豬業如何厚植實力?《豐年》訪談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秘書長潘建同、農業部畜牧司養豬產業科科長周文玲、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李淑慧,從產業、官方與專家視角,檢視臺灣養豬產業競爭力。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今(4)日前往臺北郵件處理中心視察國際郵包檢疫措施,他指出,入境豬肉製品採樣檢驗,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率仍有9.8%,顯示疫情仍有很大威脅,勉勵執行邊境防檢疫相關部會,嚴守郵包檢疫安全,「不放過任何一件」。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6)日表示,旅客自疫區違規攜帶肉品入境遭罰案件攀高,112年遭罰687人已高於108年疫情前的630人。應變中心指揮官、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國人透過電商自境外買入肉品案件增加,已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供帳務資訊以利追查;年節期間國人透過小三通進出兩岸,也會加強邊境管制。
農業部獸醫研究所今(18)日發布首度於中國入境旅客攜入豬肉製品中,檢出兩種不同基因型之非洲豬瘟病毒。一種為中國自107年起流行至今之傳統第2基因型非洲豬瘟病毒株,另一種為新基因重組型非洲豬瘟病毒。此重組病毒目前於中國引發嚴重疫情。
疫後邊境逐漸開放,旅遊與交流恢復活絡,愈來愈多國人選擇搭乘郵輪出國旅遊,享受美好旅行時光。隨之而來的,是回國入境時所需面對的動植物檢疫。儘管港口檢疫程序與標準與機場相同,然而港口通常需在短時間內面對上千名旅客集中入境,加上同時接受檢疫的大量行李工作,為「國門防守金三角」──檢疫人員、領犬員和檢疫犬,帶來高難度工作挑戰。
中秋佳節將至,秋節前夕以往就是民眾違規輸入動物產品高峰時期,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18)日會議指出,今年全球非洲豬瘟疫區新增新加坡等4國,疫情依然嚴峻,但根據農業部防檢署統計,今年截至8月底為止,民眾違規攜帶豬肉產品遭裁罰20萬元旅客計有488人,竟較Covid-19疫情前同期還多。
瑞典獸醫研究所9月6日發布新聞,在其國內法格斯塔東南部一頭死亡野豬經檢驗確診非洲豬瘟,尚不清楚傳播源,但我國農業部防檢署即日起公告瑞典為非洲豬瘟疫區,包括種豬、豬精液、豬肉及豬肉產品等,即日起裝船起運者禁止輸臺。從瑞典直航入境旅客,若違規攜帶豬肉製品,首次即開罰20萬元。
國內養豬業今年啟動傳統豬瘟(典型豬瘟)拔針、停止施打豬瘟疫苗,元旦肉豬率先拔針,7月起種豬也停打疫苗、全面拔針。只要未來一年再無豬瘟案例發生,我國可望在明年下半年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為「豬瘟非疫區」,最快114年成為豬瘟非疫國,也是亞洲唯一撲滅及防堵三大豬疾病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