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農業科技
日本RX Japan株式會社主辦,前身為AGRI WEEK的第2屆日本九州國際農業博覽會(J AGRI Kyushu)今(22)日於九州熊本市熊本產業展示館盛大開幕,農用無人機、透氣蔬果包材、蔬果自動分級設備,畜舍、溫室降溫設備,以及以不同波長光源來促進作物生長等展區,吸引許多農畜業者駐足詢問,人潮絡繹不絕。
農業科技的發展須與時俱進,我們透過務實面與前瞻性並重的作法,並橫向串聯相關單位的資源,希望讓農業科技有效擴散、增強農民的營收,也為農業建構資源整合的服務網絡,進而厚實外銷能量,讓農企業可因應環境的變遷迅速應對,持續轉型升級。
綠色革命後,今天對糧食生產有兩種看法,一方相信科技將再帶來新的進步,一方則著眼於先人智慧,試圖反璞歸真。各執一詞對所有人都沒好處。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汲取歷代先人的智慧並運用最先進的科技,鍛造出某種生產糧食的「第三條路」(third way)。
馬來西亞(下列簡稱馬國)擁有良好氣候和肥沃土地,且具有可自行生產農作物之基礎能力,卻因農業在馬國被視為窮人的行業,造成長期缺乏人力資源流入農業生產,使得馬國長期依賴糧食進口。為保障馬國免除未來受糧食危機之威脅,馬國政府在第4次國家農業政策(NAP4)中,為2011-2020在農業與糧食生產方向制訂了3項主要政策目標,包括解決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議題;確保農糧產業的競爭力與永續性;提高農業所得,以協助農民、飼養者及青年農企業家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進而吸引青年從農,緩解馬國農業青年勞力不足之困境。
近年因資訊快速且多方突破發展,使其他可應用之領域及軟硬體同步帶動變化,除在網頁設計優化、開放資料多元應用、IoT、ICT、資料分析工具便利化及資料視覺化發展外,乃至高端如大數據、AI應用,也頻受矚目,本文將分享2019年日本農業Week活動資訊與及後續的發展方向觀點。
魏健民是丁台菌菇類農場第二代,返鄉接手家業時卻深受菌種弱化與雜菌率過高之苦,產量直直落,參加農委會成立的「農業創新育成中心」後,經農業試驗所協助改善菌種、太空包品質,太空包的產能與良率大躍進,從70~80%良率提高到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