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強化農產品農藥檢測 斥資近8.4億元「農產品檢測情資中心」今動土 估115年底前完工

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農糧產品安全品質檢測與情資分析中心」今(11)日動土,此建築總體投入計畫經費8.398億元,預定115年年底前完工。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表示,農產品農藥檢測保障消費者食安,也能輔導生產端農民改善栽培管理,但相關數據需要系統性整合,將由此中心肩負起任務,提升檢測效率,以供農業改良場試所精準輔導農民。

新聞
農藥殘留檢驗在路上! 質譜快檢移動實驗室10分鐘結果出爐 年底前5輛檢測車巡迴全臺

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首創質譜快檢移動實驗室,可同時檢驗200種農藥,檢測結果平均10分鐘出爐,是目前國際間最快速的檢驗技術,透過行動檢測車的機動性,更可巡迴駐點檢驗,在產地田間提供及時服務,檢驗不合格產品延後採收,確保農安及食安,預計今年底前可打造5輛檢測車,提供每年1.5萬件檢測服務。

新聞
七國專利全球獨步!農藥所動物用藥質譜快檢 170種藥物20分鐘搞定

把關畜禽水產品食品安全!現行蔬果農藥殘留已有質譜快檢技術可及時把關,但動物產品動物用藥檢驗卻得耗時一至兩周。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開發獨步全球的動物用藥質譜快檢技術,將17種檢驗方法整合為2種,並透過人工智慧數據判讀,包括牛奶、雞蛋等畜禽水產品170種動物用藥檢驗,可在20至25分鐘完成、出具報告。

新聞
檢出農藥殘留真困擾?一次搞懂農藥殘留檢驗與改善對策

為減少農民生產的農作物殘留農藥不合格情事,本文簡介現行農作物農藥殘留監測制度,再列出常見的不合格原因,減少農友與消費者對於使用農藥之偏見。經收集及分析各種案例,除合法使用及減量使用農藥外,亦提出防止農作物受污染的建議,可逐一弭平對藥劑管理問題,亦能控制病蟲草害。

新聞
合格蔬果被丟棄? 農試所:「生化法」主要用於風險控管

國內現有27個果菜批發市場仍使用「生化法」進行藥殘快篩,因生化法無法定性定量,可能有符合藥殘標準蔬果被判定「不合格」而銷毀,讓惜食民眾不捨,近來引發話題。開發生化法的農試所指出,生化法檢測標的是神經毒性劇毒農藥,目的在風險控管,無法判定藥殘合格與否。

新聞
農藥質譜快檢把關食安 北農芹菜不合格率降5%以下

農委會輔導17個公民營單位建立質譜快檢實驗室,其中臺北農產運銷公司搭配實名制,每日拍賣前完成抽檢,不合格農產品即當場銷毀並溯源停止供貨,確保消費者食品安全,並輔導農民改善,其進場芹菜從最初不合格率20%,已大幅降至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