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學生參與魯凱族豐收祭為USR計畫中的一環,豐收祭當天,各部落攜帶當季、當年作物的收成,主要為小米、小米糕(abai)、小米酒、水芋頭等到豐收祭場域,顯示小米豐收收成,並分享給族人,一同歡慶。(圖片提供/巴清雄)
豐年雜誌
霧臺小米回家 邁向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中山大學USR計畫讓魯凱傳統農耕文化「醒來」

霧臺鄉魯凱族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巴清雄(Rungudru Pacekele)於2020年開始推動USR種子型與萌芽型計畫,帶領學生深入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的谷川、神山與霧臺部落,學習魯凱族傳統農業文化,並於休耕地進行小米混作栽培。巴清雄說,與2011年他負責的「小米回家」行動相比,中山大學USR計畫有一套完整規畫,能夠將學校與部落整體的力量有效整合,在原住民族傳統農業面臨人口外流、勞動力老化的情況下,開創小米復耕與保種新希望。

部落婦女工作
土地
【大地物語】達魯瑪克部落的人情美味

臺東縣卑南鄉的達魯瑪克(Taromak)部落,是縣內唯一的魯凱族部落,離臺東市區僅有20分鐘車程。傳說於大洪水時代,達魯瑪克的祖先逃至肯杜爾山避難,等洪水退去,他們才在山下建立部落。直到日治時期一場大火,把所有的建設都燒光了,祖先才一路遷徙,幾經波折搬到現址,開始新的生活。

新聞
國內技職院校第一所,「屏東科技大學」成為2018國際里山倡議新夥伴

針對於社區營造、鄉村振興、地方創生,屏科大跨領域進行研發,透過傳統文化結合現代科技,同樣符合里山倡議所強調的永續經營、保存保育、在地資源共享共生等中心思想。屏科大也表示,加入IPSI不僅可作為國際交流之台灣里山範例,吸收各國相關研究成果和實務經驗外,並有助國際瞭解台灣熱帶農林業鄉村地景保育和社區營造的進展。放眼未來,也將繼續投入國際里山里海的環境保護行列,共同為生物多樣性與全人類的福祉努力。

新聞
霧台鄉魯凱部落課,外籍生的原鄉文化初體驗

魯凱部落課提供國際學生體驗原住民部落文化,增進學生對於生態旅遊與里山新經濟的了解,提升外籍生對在地認同感,藉由外籍生的闡述轉譯,將里山之美推廣至自己的國家,成為文化傳播的橋樑,期望碰撞出更多元文化的融合。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揮別風災,彩虹藜重建部落產業

五顏六色的紅藜,近年席捲養生市場,也掀起搶種熱潮,很多人不知道,紅藜原是原民部落常見的作物,因為莫拉克風災而失去家園的佳暮部落,重新種植昔日門前院裡的紅藜,不僅形塑賴以維生的產業,也找回了一度失落的生活與文化。

新聞
【寓軍於農】失根的好茶部落,走出莫拉克風災再現魯凱文化

他們的家,曾被土石流衝破,導致整個部落被迫遷移,成為失去家園的魯凱族人。走過莫拉克災後重建的漫漫長路,來自屏東縣霧台鄉好茶部落的魯凱族人來到瑪家農場「禮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