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全球唯一臺灣特有作物「愛玉子」再添新品種,大顆抗蟲產量高
夏日炎炎,身為臺灣人,恨不得多來幾碗愛玉,清涼又解渴。愛玉的原料——愛玉子是臺灣特有作物,全球只有臺灣能成功量產。行政院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在場內就留有115種臺灣原生愛玉子品種,2013年,為了因應氣候與栽培挑戰,苗改場進一步研發出高產量、果實大顆又抗膠蟲的「苗栗1號」。歷經三年栽培,去年首度收成佳,市場反應熱烈,臺灣特色作物再添新星。
超酷新寵物 黑旋風蠶寶寶閃亮登場
苗栗場呂秀英場長表示,為響應農委會推動農村再生與農村休閒活動,將推廣生態休閒農場飼養「黑旋風」,預計這股風潮可激起民眾養蠶的興趣,成為吸引遊客的觀光新亮點。透過親子同遊近距離觀察家蠶的生態,農場同時可延伸出多種親子DIY活動,例如蠶繭花創作、抽蠶絲及蠶絲蛋白DIY手工皂等,塑造出具蠶桑文化特色之農村社區。未來苗栗場可提供「黑旋風」蠶卵給休閒農場及蠶農飼養,增加家蠶多元的利用,期望擴大市場需求、提高蠶農收入,進而活化蠶業,並創造繽紛充滿童趣的富麗農村。
一年只要養一次,日本保存家蠶種原不費力
近年來,生物遺傳資源的保育逐漸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視,因此,由日本農林漁業部經費支持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NIAS)保存許多農業上的遺傳資源,包括作物、動物及昆蟲等
建立穩定人工飼料系統,蠶寶寶為生技產業鋪新絲路
家蠶(Bombyx mori L.)為大家所熟知的經濟昆蟲,許多人童年都有飼養家蠶的經驗及回憶。隨著分子生物研究的崛起,家蠶不再只是自然科學課程的一個章節,而是足以改變人類未來生活的小型蛋白工廠。
甘藷與水稻輪作,活化農地收益好
「臺農57號」黃金甘藷是近年市場反應熱烈的新興寵兒,隨著市場接受度大幅提高,農友們的種植意願亦隨之增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配合推動再生稻田轉(契)進口替代作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