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禽舍
國內傳統蛋雞場大多採取籠飼,禽舍老舊、環境開放,蛋雞生長環境不佳、疫病風險又高,雞糞長期露天堆置孳生蚊蠅,造成環境、空氣汙染,農業部畜產試驗所輔導蛋雞場轉型,優化飼養流程,導入水簾、風扇、智能化設備等,有效提升蛋中雞整齊度至86%,產蛋率甚至可達89.4%,並將廢棄雞糞乾燥造粒做肥料,還能再創造出3億元產值。
鑒於禽流感及通貨膨脹等因素,近期國內雞蛋生產面臨供需落差,導致雞蛋供應不穩定、蛋價波動。農業部亦即時施行眾多措施,以穩定供應與蛋價。本文針對近期國內雞蛋供需情況深入探討,期能藉系統性分析與建議,提供穩定雞蛋生產與蛋價之解方。
面對國內雞蛋供應不足,蛋價上漲,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分析,蛋價居高不下與國際飼料價格持續高漲有關,禽舍升級有助提升蛋雞產蛋率,但可能緩不濟急,短期內建議增加雞蛋進口,業者使用蛋盤盛裝雞蛋、淘汰傳統塑膠籃,即可降低耗損率1成。
蛋雞產業亟須進一步升級,文化大學副校長、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王淑音建議傳統雞場升級非開放式禽舍,隔絕禽鳥疫病、降低氣候變化衝擊,強調蛋農應改為「統進統出」生產模式,提升生物安全;雞蛋蛋箱在市面流通也可能傳播疫病,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名譽教授許振忠建議國內設置洗選中心,洗選雞蛋也清洗蛋箱,阻絕疫病傳播。
行政院今(23)日通過「中央政府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案」,其中農委會編列268億元預算,強化農業及農村的社會、環境及經濟韌性,其中將投注11億元輔導家禽業者升級水簾密閉式或非開放式禽舍,提升生物安全、解決雞糞去化等問題,補助金額從往年3分之1提高到2分之1,估有188場雞場受惠。
為了降低禽流感病毒傳播的風險,阻絕野鳥與家禽接觸成為最高的防疫原則之一,因此各種家禽的禽舍從嚴到寬須符合「密閉式」、「非開放式」、「半開放式」等不同標準。不過這些名詞究竟有何差別?農傳媒透過圖解、並綜合台灣大學獸醫學系教授周崇熙的解說,帶您一次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