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病蟲害
為了提升油茶產量及生產品質,並促進油茶生長、提高含油率、避免大小年等,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辦理油茶產量及品質提升訓練系列課程,在栽培管理關鍵時間點,利用課程訓練農友栽培技術與田間管理辦法。
70年次的賴柏樺,22歲時接手家中「富田農藥行」,為了協助農民更精準記錄用藥量,他和農藥商合作,仿照銀行存摺,開發出全臺唯一「農藥存摺」,農民只要拿出存摺,輕輕一刷,就能知道何時買了什麼藥、價錢、數量,再也不用擔心收據不見,還能定期輪替藥劑,不但減少病蟲害抗藥性,也減少了荷包支出。
上波梅雨滯留鋒面肆虐全臺灣,各地發生瞬間強降雨造成宣洩不及而淹水,影響多種作物生長及病害的發生。雖近幾週全臺降雨已回穩,但未來2~3個月高溫不降,且正值颱風侵臺之高峰期,仍易造成病害的發生。要提醒青蔥農友,大雨前後進行整合性田間管理措施,以加強防範軟腐病害之發生,避免影響後續收成。
全臺有3萬株樹木染上有「樹癌」之稱的褐根病,一旦感染發病,會阻礙樹木生長,甚至逐漸腐朽壞死。為了搶救與維護珍貴樹木,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近年引進國際樹藝協會認證樹藝師制度,未來將仿照人醫體系,結合樹藝師和樹木風險評估師的專長,發展臺灣樹木健康醫療體系。
愈來愈多農民注意到草生栽培的優點,包括保水、保濕、保肥、調節土壤溫度和增加有機質等,各農業試驗改良場所也力推草生栽培,但執行時對生態一定有幫助嗎?
為解決日益複雜病蟲害造成不當使用農藥的問題,農委會加速研擬《植物醫師法》草案,希望明年能送進立法院審議。正在讀國內植物病理相關系所的「儲備植醫們」個個引頸期盼
土壤是作物不可或缺的生長元素,要有健康、豐收的農作,便須從土壤著力。而臺南農改場副研究員黃瑞彰便扮演「土壤營養師」的要角, 他悉心研究土壤改良與管理,同時協助檢驗土壤、輔導農民良好的土質概念。而俗話說:「身在公門好修行」黃瑞彰投入公職生涯18 年, 他用行動盡心盡力服務農民的精神,可說是這句話的完美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