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農業人員】黃瑞彰 客製化管理,土壤的營養師

土壤是作物不可或缺的生長元素,要有健康、豐收的農作,便須從土壤著力。而臺南農改場副研究員黃瑞彰便扮演「土壤營養師」的要角, 他悉心研究土壤改良與管理,同時協助檢驗土壤、輔導農民良好的土質概念。而俗話說:「身在公門好修行」黃瑞彰投入公職生涯18 年, 他用行動盡心盡力服務農民的精神,可說是這句話的完美印證。

自民國87年高考及格後,黃瑞彰便到臺東關山鎮服務,秉持為農民服務的熱忱,他不斷充實農業實務經驗,短短兩年內,從農業技士晉升為臺東市公所建設課長。民國90年3月,他調任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土壤肥料研究室服務。

由於土壤肥料非其專業,他積極參與相關研討會及訓練班,並考進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博士班,接受嚴格專業訓練,加強理論基礎,也與工作所需的田間研究實務經驗相輔相成。近十餘年來,黃瑞彰積極研究土壤肥力、有機農業及生物肥料開發等領域,為提升臺灣農業水平與技術盡一份心力。

其公職生涯至今已18年,不僅仍對研究及推廣農業保有十足衝勁, 更以農民的問題為己任。即便在沒有經費支援下,黃瑞彰依然力邀農民朋友到農改場,自行授課教導正確觀念,進階再至田間做後續操作指導。

為了服務農民而不影響作業,他配合各家農民田間作息,經常5、6 點出門到田區輔導、採樣,敬業態度完全打破農民朋友對公務人員的刻板印象,廣受農民愛戴。而他的服務範圍也從雲嘉南擴及全臺,土壤問題實無縣市區別,探索農民真正需求,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以溶磷菌澆灌於植物根系附近。

導入系統 解決上下游問題

黃瑞彰帶領土壤肥料研究團隊, 每年提供至少8000件以上的土壤檢驗,輔導雲嘉南農場數萬公頃,服務的農民不計其數。其重要關鍵為培養農民正確的態度與觀念,他強調,「要學就是要學整套的!」

深知「土壤」對農民生產的重要性,黃瑞彰面對每份土壤檢驗報告,總是依據各農場作物生長期所需之肥培量詳細書寫,並一一耐心說明,以減少農民栽培上的損失。

除了解惑,他更帶入標準作業流程系統,教導農民如何節省生產管理面的成本,並提升效果。同時, 他依據不同田間狀況採客製化管理,給予肥培管理、風險管理、土壤改良及病蟲害防治等建議,讓農民清楚自己的田區現況及改進方式。黃瑞彰從點、線、面逐一細心指導各地農民,提升其專業度得以獨立運作、相互討論,以面對當前極端氣候條件時,可做出正確判斷與因應措施。

黃瑞彰全心投入農業研究與推廣,不分晝夜亦不分職掌,常在農民開心地分享豐收時,也協助解決後續銷售難題;面對天災時,則必須提出因應建議;要進一步發展禮盒時,引導其走向計畫性生產的規畫勢在必行…… 許多悲喜交錯的革命故事,都因亦師亦友的黃瑞彰一點一滴的輔導陪伴,與農民並肩作戰一起度過難關,也讓農民慢慢走出自己的道路。

科技農業 仍須回歸老祖宗智慧

近年因應氣候變遷,政府鼓勵設施栽培,農產也日漸轉型高經濟作物,如小番茄、美濃瓜及洋香瓜等。長期下來,溫室內土壤鹽分及病蟲害管理更顯重要。黃瑞彰早於民國95 年提倡在設施內導入「水稻綠肥輪作技術」,一開始要在設施內推廣水稻輪作,遭到眾人反對,表示溫室種這些沒有經濟價值的作物無法增加收益。

然而,黃瑞彰是為農民長遠未來做打算。經過10年,回頭看當時被嘲笑的實驗,不只利用種植水稻稀釋土壤鹽分及大幅降低線蟲數量,也掩埋綠肥作物以增加土壤有機質,解決當前溫室土壤鹽化問題。他的經驗告訴我們,科技農業其實更要長遠思考,農業仍須回歸到老祖先的智慧,才是長久之計。

黃瑞彰帶領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土壤肥料研究團隊,每年至少檢驗8000 件以上土壤樣本。

打破植物病害金三角 提升農產品質

陽光、空氣、水、土壤是孕育萬物的起點,而「土壤」是最可掌握的一環。在農業中經常提到病蟲害管理,都是在感染發生後,再進行藥劑使用與消毒。而黃瑞彰思考植物病害三角形理論中,植物、病原及環境三要素,缺一則無法成立。所以,植物要健康除了從土壤著手外,最重要是破壞植物病害之成立條件。

因此,他從健康種苗著手,並進行土壤改良,包括研究推廣動物排泄物、植物殘體、加工副產品之處理,及有機肥製作的利用,如蚓糞堆肥試驗,更推展綠肥作物以抑制雜草、增進地力及保育水土與生物等多元功能,也定期監測田區害蟲密度等。

多年來,在許多示範農戶的積極配合下,田間作物品質與產量都有目共睹,成果充分展現黃瑞彰的專業,並受到許多農民及長官的肯定與信任。未來,他更將積極發展具外銷潛力的高經濟作物,讓臺灣寶島產出色香味俱全的果實,在世界上發光發熱。

黃瑞彰感念這一路走來的貴人,更感謝太太與女兒在背後默默支持, 連休假時間都陪著一起參與農民舉辦的農事體驗,一家人用行動支持農民、愛護土地,帶著滿滿的愛與能量繼續為農業打拼下去!(文、攝影/徐于婷 圖片提供/黃瑞彰,相關報導請詳見《豐年雜誌》2017年01 · 02月號)

土壤改良

土壤品質是農作物生產的關鍵之一,為擁有肥沃土壤,農民常會施肥為土地「補充養分」。然而,施肥過量反而會導致肥料利用率低,且對環境有不良影響。在臺灣,則以種植葉菜類蔬菜時最易發生此情況,因為生育期相對短,栽培期作數變多,負面影響也就提高。因此,農民應定期檢測土壤,了解狀況,並依照該作期間所需 養分,調整肥料使用與用量。

依據不同土壤的診斷,可以利用農業廢棄物、農畜產廢棄物等,達成土壤的營養平衡。而堆肥的來源即含括植物廢料、動物肥料及其排泄物,混合後, 調配碳氮比、水分與通氣性, 累積一段時間,讓微生物發酵後,便能形成堆肥,讓養分再次回到大自然循環中,也有效讓土壤成分配合欲種植作物達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