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攜帶中國肉品入境,我國由此肉品檢出新基因重組型非洲豬瘟病毒。(圖片來源/獸醫研究所提供)
新聞
國內首次於旅客攜帶中國豬肉製品 檢出新型非洲豬瘟病毒

農業部獸醫研究所今(18)日發布首度於中國入境旅客攜入豬肉製品中,檢出兩種不同基因型之非洲豬瘟病毒。一種為中國自107年起流行至今之傳統第2基因型非洲豬瘟病毒株,另一種為新基因重組型非洲豬瘟病毒。此重組病毒目前於中國引發嚴重疫情。

新聞
抗3種病毒!南瓜「種苗亞蔬3號─主樂」產量高 低醣時尚加工更容易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與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合作,育成抗病南瓜新品種「種苗亞蔬3號─主樂」,可抗3種常見的南瓜病毒,栽培管理更容易;種苗亞蔬3號果型大小與一般中國南瓜差不多,但單株著果數多出市售品種2至4顆,產量更高。

新聞
讓青蔥不怕豪雨 農試所減藥栽培管理可減少一半產量損失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出一套抵抗環境逆境的青蔥減農藥栽培管理技術,透過篩選不帶病毒的健康種苗,可提高青蔥產量20%;平時以安全資材預防病蟲害,減少農藥施用,雨期再精準用藥,甚至可減少青蔥產量50%的損失。

新聞
多種海洋生物可吸收病毒 保持海中病毒量平衡

許多種海洋生物能在過濾海水、獲取氧氣與食物的同時吸收病毒顆粒。根據荷蘭皇家海洋研究中心(NIOZ)海洋生物學家Jennifer Welsh的論文,說到吸收病毒顆粒的海洋生物,最有效率的是「海綿」。Welsh說:「當病毒感染細胞,它會利用宿主製造新病毒。一旦新病毒被釋放出去,自然會去感染更多細胞。」然而Welsh發現海洋中雖然有為數眾多的病毒顆粒(光在一杯海水中就有超過1億5,000萬個病毒顆粒),但它們絕大多數會變成各種海洋動物的午餐。

新聞
【蝙蝠解密】新興病毒最愛的宿主?論蝙蝠及牠們身上的病毒

Dr. Merlin D. Tuttle在2017年曾提出:「現今關於新興傳染病的知識基礎已因科學家對蝙蝠的迷思而導致極度偏差。」一旦從蝙蝠身上發現新病毒,病毒學家與媒體便開始臆測並宣傳其日後導致危險傳染病爆發的潛在風險。實際上,我們對這些病毒與宿主間的關係仍然了解有限,可是這樣的傾向卻很容易將蝙蝠塑造成令人恐懼的形象。

新聞
【蝙蝠解密】神祕的暗夜精靈──蝙蝠 究竟如何與病毒共存?

蝙蝠在地球上迄今已至少有5,000多萬年的演化歷史,全世界已知的蝙蝠種類達1,400多種(Simmons 2019),除了南北極外,廣泛分布在地球上每個角落。臺灣就目前所知已有37種蝙蝠(鄭錫奇等 2017;周政翰等 2019),許多種類普遍棲住在洞穴隧道、森林植株,甚至尋常人家的隱密處等各式處所中。

新聞
搶佔9成保健原料市場 紫錐菊「台中1號」產量高出75%

紫錐菊是風行歐美百年以上的保健作物,相關產品全球產值高達上億元美金,國內目前多使用自國外引進種植之溫帶品種,開發保健食品。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育成適合臺灣短日照高溫環境紫錐菊品種「台中1號」,每公頃乾物產量高於市售品種75%,產量更大。

新聞
打敗300多對手 中正大學國際競賽奪銀 非洲豬瘟快篩有望

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在亞洲延燒,迄今已有10國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疫情,東亞國家僅剩臺灣及日本維持非疫區。由16位中正大學學生組成的跨領域團隊,研發的「非洲豬瘟快篩檢測器」,於11月獲得「國際遺傳工程機械設計競賽(iGEM)」銀牌殊榮。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表示,學生「有想法很好」,但需進一步驗證,確定實際應用可行性。

新聞
番茄得「瘋欉」?葉片上捲又黃化,小心是銀葉粉蝨在作亂

以中南部產區為主的番茄,近日開始陸續進入種植季節,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也提醒,種植初期若受到病毒感染,有可能會造成生長停滯、花器發育不良,以及果品不佳等影響,再加上因應近期天氣變化,銀葉粉蝨有增加的風險,呼籲農友可多加留意,並加強防範病毒與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