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環境部
強勢族群入侵形成超級群落 疣胸琉璃蟻族群向北拓展 取食糖液、施用粉粒餌劑無效
近期疣胸琉璃蟻族群季節性數量大增、活動旺盛,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特聘教授、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執行長林宗岐今(26)日表示,疣胸琉璃蟻族群有向北拓展趨勢,近年危害劇烈,研究顯示與東南亞入侵強勢族群有關,且在臺已形成「超級群落」。農業部與環境部6、7月將辦理聯合教育講習,介紹農地與居家防治方法。
環境部通過森林、竹林經營碳匯方法學 森林疏伐每公頃固碳約3公噸、經營莿竹林20公噸
環境部昨(28)日審查通過「加強森林經營碳匯專案」及「竹林經營碳匯專案」2項本土自然碳匯減量方法。森林最少5分地、竹林1分地可申請執行自願減量專案,以增加碳匯成效取得俗稱「碳權」的減量額度,這兩項方法學計算碳匯成效採計木竹生長量及木竹製品固碳量。
環境部為避免臭氧空污建議不種15樹種? 林業保育署將另召開會議提供專家建議
環境部日前行文各縣市行政機關,提供可能增加臭氧(O3)前驅物排放的15種樹種名單作為城市植樹綠化參考,引發爭議,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王升陽就質疑清單的可靠性,他認為,植物釋放的異戊二烯可能遠比人為活動產生的污染物少,與其限制種植某些樹種,不如多關注如何減少氮氧化物(NOX)等人為污染物的排放。
首版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出爐 示警糧食作物水稻、玉米減產 海水升溫1度小卷漁獲降15%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示警,在極高排放情境下,本世紀末全臺平均高溫天數恐增加75天,降雨乾溼差距持續增大;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世紀末將分別減產18%及17%,畜牧及漁業生產受高溫危害風險均增加,臺灣北部海域俗稱「小卷」的劍尖槍鎖管,當海水增溫1℃,單位漁獲量將下降15%,估產值減少約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