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氣候變遷04】11項最易受乾旱衝擊作物公布 農委會擬推大區輪作制度

農委會2日公開農業部門因應乾旱調適策略,公布其評估11項易受缺水衝擊的乾旱高度敏感作物,並提出短中長期調適策略,中期策略擬實施大區輪作制度,將以農糧署明年一月實施的「稻作四選三」政策為基礎,鼓勵稻作兩年四期作其中一期轉作旱作雜糧。

專輯
【氣候變遷下的臺灣農業】專題報導

近年來極端氣象頻繁,2020年更是又乾又熱的一年,半世紀以來首次汛期沒有颱風帶來降雨,36度以上極端高溫天數超過兩個月。全球環境氣候變遷,正影響臺灣農業長期永續發展。除了西部因缺水部份農田停灌,東部也首次拉警報,擔心面臨停灌之苦;地球暖化,氣溫升高,也將衝擊水稻減產。農民、農業部門要如何因應自然挑戰,農傳媒深入各地,提出解方。

新聞
【氣候變遷03】雙管齊下 讓稻作找雨季、培育最耐旱稻種

今年10月中農委會宣布桃竹苗二期作停灌,11月初新竹縣新豐鄉已結穗的水稻,因為缺乏水源持續供灌,稻穀充實不足,稻穗低不下頭,只能在九降風強吹下瘋狂地搖晃,有的不耐風颳,甚至倒伏一片,彷彿已喪失求生的意志。

新聞
【氣候變遷02】停灌休耕 農民半暝勤追水 品牌米找出路

臺灣米倉的嘉南平原是臺灣面積最大的平原,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太保工作站掌水工楊金松,接手掌水工工作五年多的他,負責後庄區域的供灌,今年特別忙碌,因為雨水偏少,頻繁巡圳路看水走到哪了,一塊田吃夠水了,就得趕快把水孔塞起來,換另一塊田灌,才能善用有限的水資源。

新聞
【氣候變遷01】缺水停灌 高溫減產 極端氣候改變農業產業面貌

2020年是又乾又熱的一年,半世紀以來首次汛期沒有颱風帶來降雨,秋季雨量也相較氣候平均值直接少了四成;氣溫變化更異常,36度以上極端高溫天數超過兩個月,遠高於過去平均20天。極端氣候正威脅全世界,「靠天吃飯」的農業首當其衝,產業面貌將面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