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葡萄栽培十年萎縮18% 新品種、智能省工系統救產業 廢棄枝條循環變養分

近年極端氣候、栽培品種單一、農村人力老化等問題,葡萄產業十年來縮小規模達18%。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育成場內第一個鮮食葡萄品種「台中6號─羅娜公主」,有助開發葡萄新市場;針對捲揚設施栽培導入智能省工系統,有效減少25%勞力;葡萄廢棄枝條還能以微生物製劑現地處理,讓養分回歸土壤,循環利用,扶植葡萄產業再壯盛。

新聞
不整地栽培固地力、增碳匯 玉米、水稻、大豆輪作提高收益5至7成

種植農作物先整地翻土、再播種是農業操作已久的作法,但若直接播種不耕犁,有助土壤發育團粒結構,幫助作物適應豪雨、乾旱等極端氣候逆境,增加土壤碳匯。農委會農試所開發玉米不整地栽培技術,建立玉米、水稻、大豆輪作模式,有助節省水資源,降低極端氣候衝擊,農民收益可比經營一年兩期作水稻多5至7成。

豐年雜誌
土壤碳庫與淨零排放 降低氣候變遷衝擊最有潛力的方式

世界正面臨著多重挑戰,包括糧食安全、環境永續、土壤保護和氣候變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報告指出:農業是當前具有很大緩解氣候變遷能力和潛力的重要陸地生態系統,若能透過適宜的農業生產行為,將有效增加農地土壤碳儲存量。農業肩負糧食安全的責任,但是畜牧養豬、牛和雞,或是農耕種水稻的過程都會產生碳排,所以必須透過森林、土壤、海洋來增匯抵消排放。土壤一直默默地在進行「匯碳」工作,儲碳量甚至比動植物、森林所組成的生物碳庫高4倍,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庫。全球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加速氣候的異常變遷,臺灣想跟上國際的腳步,並減少二氧化碳對環境的衝擊,了解土壤碳匯及如何減少碳排放勢在必行。

封面故事
【有機農業的銷售題2】有機耕作的決勝關鍵:養成強健土壤

有機土壤肥培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幫助土壤自己建構豐富的有機質,以供作土壤生物及有益微生物的糧食。有了活性、族群都豐富的微生物,其分泌的膠結物質、菌絲有助於形成土壤團粒構造,進黃瑞彰專研有機土壤肥培,技術應用到洋香瓜、芒果、甜椒等蔬果類高經濟作物。而增加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豐年雜誌
設施栽培養土祕訣 – 肥培管理防止土壤鹽化變成慢性病

設施與露天栽培大不同。設施內肥料缺乏雨水淋洗,容易造成表土累積過量鹽分,不利作物生長,如何做好肥培管理,改善狀況?

豐年雜誌
化學、有機質、微生物肥料,怎麼選? – 摸透肥料的個性,對症下料

在追求高收益的趨勢下,農民莫不希望所栽種的作物均能產量高及品質佳。若要達到此目標,除了需要適當的日光、溫度、空氣、水,以及機械支持力的配合外,還需要供應充足且適量的 16 種必要養分。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西北雨直直落,小心水稻「窒息」!

今年六月下旬梅雨季節過後至今,因午後雷陣雨頻繁且雨勢猛烈,雲嘉南有許多區域一期作水稻收割後無法乾犁粗整地,因二期作種植在即,因此濕田耕犁整地區域較往年多,若不注意易有「窒息病」發生,有些耕作上的關鍵技術請農友多加注意。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稻草富含有機質,應就地掩埋不焚燒

依臺南場試驗分析結果,乾稻草含氮率為0.7%以上,以全臺平均水稻產量每公頃6500公斤來算,稻草就地掩埋翻耕稻田所含氮素量,相當於每分地施用半包硫胺以上,對水稻栽培及節省水稻生產成本有所助益。

新聞
【草生栽培】數據比一比:草生栽培增進土壤空隙度和有機質

多數人常對果園中的草類存有負面印象,然而若能讓果樹與草類共存共榮,不但可改善土壤性質,對環境及生態的保護多有助益,此外亦可美化環境,營造優美的果園。

新聞
台肥新增花蓮供貨站,肥料末端價可望一致化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今(21日)出席台肥公司花蓮廠舉辦之肥料供貨中心揭牌典禮,並於會場中表示,自今年7月1日起,補助花東及離島地區肥料運費每公噸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