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公」(右)陳榮昌是深溝率先從事友善耕作的老農,也曾長期擔任水利小組長、擔任三官宮主委為地方服務,為青農學習農事、融入深溝都給予極大幫助;吳佳玲(左)是最早進入深溝耕作的女青農,成立「有田有米」品牌,離開深溝後持續務農,並請阿公契作稻米。
新聞
【農業相對論】給新手青農的種田36問 (上):如何待在農村?土地事與人情事

「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定居深溝後,「台灣農村陣線」出身的吳佳玲,是第二批進入深溝耕作的青農。十年多前她向陳榮昌阿公租田地、租房子,不到兩年時間,租田面積從兩分地一下擴張到幾近四甲,進而成立品牌。深溝青農友善耕作的領袖陳榮昌,與最早踏進深溝的女青農吳佳玲,跨世代的兩位農民對談,來自現場第一手說法。

新聞
農舍應否臨界、臨路?這位宜蘭青年圖解說明中央與宜蘭詮釋「最大化」的差別

監察院前天發布調查報告,宜蘭縣政府去年擅自放寬農舍興建不用臨界、臨路,已違反上級機關農委會規定,應檢討改進;關心宜蘭農舍的當地民眾吳信緯分析,若照宜蘭縣府規定,農舍不用臨界臨路,會破壞農地完整性,以750坪農地計算,可耕作的完整面積最糟僅剩450.12坪,臨界臨側興建則至少還有675.45坪完整可耕地。

新聞
農舍與農業設施目的大不同,農委會再駁宜蘭縣:不能合併審查

「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及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草案)」明天將召開公聽會,宜蘭縣府大玩數學遊戲,本來農委會規定農舍最多只能佔農地面積10%、農業設施不超過40%,宜蘭草案卻把農舍與農業設施面積合併計算,只要不超過40%即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