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原住民
【廚房小情歌】部落阿嬤的惜物好料理:酥炸「春日絲瓜花」
女兒段考完以後,身心大放鬆,在家裡翻讀 “好吃” 新出刊的 “花食生活,Cooking with Flowers! “,很驚訝路邊常見的酢漿草花、海棠花和繁星花,竟然是可以入菜食用的,於是全家人開啟了吃花記憶的話題。而此際正值時陰時晴的春天,陽光和雨水都充潤,那麼多的花兒開了,昨日我就在住家後面的荒山,採集了滿滿一手掌黃花微開、細絨毛張揚的鼠麴草,回家以後迅速放在小袋子裡冷凍起來,這是娘家媽媽會喜歡的禮物,她做芋頭粿用的著,但老人家僅取其葉,我總勸她說,不如這小花你也一起攪和進去吧,這花看起來很好吃的哪。
【產地餐桌 部落廚房】展現太魯閣族文化與風味的達基力部落屋餐廳
太魯閣國家公園聞名遐邇的峽谷,是由立霧溪經年累月穿鑿而成,在日治時期,由於出產玫瑰石、大理石,因此日本人稱立霧溪一帶為「達基立」,意思是石頭很多、很堅固的地方。彭秀蘭、郭文貴夫妻倆共同經營的達基力文化部落屋取其音,並把「立」改為「力」,希望力一字能代表原住民的力量之美以及堅忍不拔的精神。
【廚房小情歌】喝了變勇士~樹豆豬腳湯
各種豆子在我們的生活裡隨處可見,因此世界農糧組織(FAO)將2016年訂為國際豆類年,文宣主調就訂為「From butter beans to pigeon peas」,讓平日以米飯為主食的我,感到非常的親切,因為豆子含有豐富的澱粉和蛋白質,如果能經常拿來和米飯交互替代,既增加烹調的變化趣味,也營造餐桌的澤麗。
【產地餐桌 部落廚房】鮮採山林美味的泰雅風味館
到松羅部落卻不知道去哪裡吃原民美食嗎?歡迎走進泰雅風味館品嚐在地新鮮食材,從打那(刺蔥)、馬告(山胡椒)到喜那(昭和葉),讓泰雅族媽媽帶領大家體驗來自山林的部落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