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聞名遐邇的峽谷,是由立霧溪經年累月穿鑿而成,在日治時期,由於出產玫瑰石、大理石,因此日本人稱立霧溪一帶為「達基立」,意思是石頭很多、很堅固的地方。彭秀蘭、郭文貴夫妻倆共同經營的達基力文化部落屋取其音,並把「立」改為「力」,希望力一字能代表原住民的力量之美以及堅忍不拔的精神。
兼顧文化與飲食,體驗太魯閣族生活
隱身在秀林鄉蘇花公路旁的達基力文化部落屋,是融合了太魯閣族文化、藝術和原民文化體驗的餐廳。進到餐廳內,擺設和餐桌都是漂流木製作而成,四處可見太魯閣族的雕刻與圖騰,充滿濃濃原民風味,除此之外,郭文貴還是一位知名的藝術家,所創作的木雕、油畫等藝術品經常受到外國邀約展覽。

店內餐桌是由漂流木所製成。
達基力部落屋更提供各種原住民文化體驗活動,讓來遊玩的顧客實際體驗太魯閣族人的生活。彭秀蘭說:「一家餐廳要經營的好,除了餐點要美味之外,更要能帶給消費者不同的文化體驗。」
為了讓客人更了解太魯閣族文化及原住民飲食,上菜的時候彭秀蘭和服務生會和顧客解說料理的由來和故事,使消費者能從不一樣的角度來品嚐餐桌上的美食佳餚。例如上竹筒飯時,彭秀蘭會告訴顧客,竹筒飯其實是過去原住民打獵時帶的便當,把米飯和野菜、肉一起放入剖開的竹筒中,就是天然的便當盒了!
除了解說料理外,達基力部落屋還有許多原民文化體驗活動以及原民手工藝品,顧客們可以和部落屋內特地請來的3位編織老師學習如何編織頭帶、包包等,還有原住民歌舞表演、搗米等體驗。最近更有新的體驗活動─射箭,由於太魯閣族是擅長狩獵的民族,為了讓一般民眾體驗傳統射箭狩獵的歷史,達基力部落屋特地請耆老製作傳統弓箭,並教導民眾如何射箭,是一項新奇又有趣的體驗活動。
細心觀察,找回阿嬤的手藝
民國89年,原本經營民宿的彭秀蘭決定開始兼做餐廳。善於觀察的她發現住宿顧客的用餐需求,她想,客人早上要吃早餐、出去玩回來也想吃飯,何不自己來做點吃的呢?這個想法一開始遭到郭文貴大力反對,他認為經營民宿已經夠累,還要再多經營餐廳豈不是自找麻煩?但是心意已決的彭秀蘭,堅定的說她一定可以做的到。
於是她開始積極的找尋各種進修的管道,加入了田媽媽家政班,學習料理和創業的技巧。彭秀蘭回憶說,研習的老師建議她們,要做出吸引客群、與眾不同的料理,就要使用在地的食材、當地的口味,好好回想小時候阿嬤做的菜是什麼滋味,這些就是妳們的賣點。
彭秀蘭十分贊同老師的看法,結束研習後,她開始自己研發菜色,和同好交流料理的作法。身為太魯閣族人的她,對肉類料理頗為拿手,不過野菜就不是那麼在行了。為了開餐廳,她特地去請教對野菜十分熟悉的阿美族人,學習野菜的種類和料理方式,再回來自己研究新的煮法。
彭秀蘭為了開餐廳,開始積極進修並研發菜色。
「曾經有人跟我說,你們原住民的野菜那麼苦,我平常生活就很苦了,來你們這邊吃飯還要吃苦!」彭秀蘭笑著說。因為顧客不想吃苦的反應,讓她花了許多時間研究野菜烹調的方法,讓料理更能貼近一般大眾的味蕾。每次用餐結束,彭秀蘭總會觀察桌上哪道菜剩下最多,回到廚房後,就和員工們討論如何才能改進這道菜,對料理的堅持與對顧客的用心可見一斑!
使用在地食材,以實際行動回饋部落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了推廣在地食材及地產地消之理念,自104年起輔導在地農村、原住民特色餐廳推廣產地餐桌,藉此縮短食物里程,不僅提供消費者新鮮安全且健康的食物、增加餐飲業者採購管道,同時提升農民收益。
達基力部落屋的經營與產地餐桌理念相同,懷著一份回饋部落的心情,彭秀蘭選擇和部落的耆老們合作,收購她們種植和採集的野菜供餐廳使用。這不僅讓消費者有在地生產的野菜可食用外,也讓部落的婆婆們樂得有事情忙。
閒不下來的耆老們靠著他們豐富的經驗,四處採集山中的野菜,這份工作不但讓他們能賺點工錢,更提供他們許多成就感。
餐廳在上菜的時候都會介紹這些菜餚的來歷,讓消費者能從餐桌上的食物認識原住民的文化風味,例如使用丹參、當歸與太魯閣族常用的馬告,創作出的丹參雞肉捲及養身當歸燉鮮鱸魚,以布農族的部落生產的苦茶油,製作出苦茶油香煎鴨胸,而阿美族的紅糯米則可以作成甜蜜又討喜的紫米紅霞桂圓糕。
為了讓更多消費者認識東部特色的食材與原住民風味,彭秀蘭大方的分享達基力部落屋的料理創意食譜,讓大眾可以用在地食材在自家餐桌上端出一道道的好菜。(文/孫正華、劉興榮、劉佩瑜)
創意食譜
丹參雞肉捲
材料
- 新鮮丹參600g
-
雞腿肉300g
-
薑片50g
4. 馬告20g
5. 鹽10g
6. 米酒50g
作法
- 新鮮丹參洗淨瀝乾入鍋熬汁備用。
-
雞腿肉去骨抹上米酒、鹽後捲入薑片捲起,鋁箔紙攤開放上馬告將捲起雞腿肉包成圓柱狀,入蒸籠蒸30分鐘後取出。
-
雞肉捲放入丹參汁中浸泡6個小時後切片擺盤即完成。
養身當歸燉鮮鱸魚
材料
- 新鮮當歸300g
-
鱸魚600g
-
紅棗10g
-
枸杞10g
-
淮山10g
-
蓮子10g
-
白木耳10g
-
薑片10g
-
鹽5g
-
米酒10g
作法
- 新鮮當歸洗淨切段,新鮮鱸魚切塊穿燙去腥備用。
-
取一燉盅放入當歸、鱸魚、紅棗、枸杞、淮山、白木耳、蓮子、薑片、鹽、米酒。
-
置入蒸籠大火蒸40分鐘後擺盤即完成。
紫米紅霞桂圓糕
材料
- 紅糯米1000g
-
糯米600g
-
桂圓300g
-
冰糖 600g
-
黃砂糖300g
-
米酒30g
作法
- 紅糯米、糯米浸泡後入蒸籠蒸45分鐘到入盆中備用。
-
在盆中加入冰糖、二砂糖、桂圓肉後攪拌均勻。
-
將材料填入模型中,略微壓緊定型後擺盤即完成。
苦茶油香煎鴨胸
材料
- 苦茶油150g
-
新鮮鴨胸肉 600g
-
百香果醬 50g
-
羅曼100g
-
紅椒10g
-
黃椒10g
-
青椒10g
-
罐裝水蜜桃 100g
-
罐裝鳳梨100g
作法
-
鴨胸洗淨瀝乾水份、平底鍋倒入苦茶油小火慢煎至金黃色取出切片擺盤。
-
剩餘煎鴨胸醬汁加入百香果醬調味後備用。
-
其餘材料擺盤後襯上切片鴨胸肉後淋上醬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