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慧芬
封面故事
合作社的午間共食

在被食材團團包圍的商店工作,每日經手各式各樣的生鮮蔬果、肉品雜貨,員工自然對土地及食物興起一股敬意與珍視之情。為了不浪費即期品、推廣一般人接受度較低的菜種,同時給自己辛苦工作後的犒賞與動力,主婦聯盟合作社竹北站實行了自發性的員工餐,多年來共煮共食,以食物與料理分享彼此的午休時光。

蝦米
封面故事
經過日光提煉的鮮湯頭

高雄湖內是個純樸的傳統小漁村,雖沒有茄萣、臺南七股的知名度,卻擁有極豐富的養殖漁業資源,逾九成家戶是世代養殖漁民。13年前踏上無毒養殖安心水產之路的阿麟師──謝錫麟,這回走進廚房化身總鋪師,用自家水產煮湯──經典蝦米白菜湯、以蝦粉提味的虱目魚湯,手起刀落遊刃有餘。

拌麴
封面故事
用時間換一碗修行的湯

隨著人稱「無為」的李洺展走入釀造室,層架上擺滿盛裝味噌、鹽麴、甘酒的陶缸及不鏽鋼鍋,感受到一股暖香,確切地說,是雜揉了米、麴、大豆及香料的和諧氣味。

豆皮
封面故事
佐以豆香的家常美味湯品

這天上午,我們來到位在新北市三峽老街的「禾乃川國產豆製所」,這棟由日本時代「愛鄰醫院」改建的豆腐店,依然保留舊時代的門窗構造,搭配簡約的工業風裝潢

封面故事
漁家女兒的鱻滋味

吃魚是一樁細活,魚肉細緻易碎,煎煮時動作必須放輕;食魚要有耐心,得仔細剔除埋藏於肉中的刺,但對生長在漁家的猩弟來說,吃魚、煮魚就和呼吸一樣自然

苦瓜福菜湯
封面故事
風城獨有的包容餐桌

美食哲學家、新竹人李元璋秉持「從食物尋找城市的精神」,將竹塹劃分出城隍廟口、中央市場、西門市場等五個區塊

寬來順早餐店
封面故事
人情滿溢的飽腹湯食

高雄是工業重鎮,也是移民之都,湯品或用豬腳慢熬,或以海味為基;有的延續故鄉記憶,有的在代代傳承中創新,最大共通點,是以豐富扎實湯料,讓人迅速補滿工作所需元氣。拉張板凳,小店裡,騎樓下,暖胃醒腦後,帶著飽足身心,迎向一天的挑戰。

綠農的家的洋蔥田
封面故事
東北季風下的辛甜滋味

屏東「綠農的家」是洪輝祥創辦的產銷平臺,連結農友與消費者,強調臺灣環境的改善須始於農業,進而推動農產團購、協助農友耕種模式轉型。而一直以來是屏東最大宗的作物──洋蔥,也在他們的行列之中,春天盛產的無毒洋蔥除了當令新鮮吃,到了冬季也能夠上桌成為溫暖湯品。